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聚焦『扶貧日』我省2人1單位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
2020-10-18 07:58:3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張文強 董新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0月18日訊 10月17日是全國第七個扶貧日,也是第二十八個國際消除貧困日。17日上午,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暨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北京舉行。我省2人1單位獲獎。泰來縣平洋鎮平洋村扶貧車間主任(脫貧戶)喬福軍獲得奮進獎,穆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高春艷獲得創新獎,佳木斯市樺川縣獲得組織創新獎。

  喬福軍夫妻均為殘疾人,但身殘志堅,為了擺脫貧困,在鄉村及駐村工作隊的鼓勵下,開始學習車座墊編織,2018年實現收入4000元。因為技術嫻熟,他在6個車間當起了老師,為169名員工講解編織技巧,後來被聘為扶貧車間主任,帶領25名鄉親共同創業,其中貧困人口9人,殘疾人4人,低收入3人。2019年底,喬福軍年收入達到16000元,其他貧困戶每人年收入都達到了6000元。

  高春艷是穆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第十二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2013年,高春艷掛職懸羊村第一書記,就發展黑木耳產業,她實行『科技推廣+合作社+農戶+基地』模式,發展廢棄菌袋循環利用,推動食用菌產業昇級。全村已有400多農戶從事木耳生產,年產量2000多噸,年產值1.2億元,戶均年純收入15萬元以上,轉移勞動力5萬餘人次。

  樺川縣堅持縣、鄉、村三級書記抓扶貧工作機制,成立縣、鄉、村三級脫貧攻堅指揮部和14個專項推進組,推動各項扶貧政策措施精准落實。精選後備乾部和醫務人員552人,組建駐村工作隊和駐村醫療隊覆蓋所有行政村。實施『菜單式』服務帶動650戶貧困戶就業增收,在全縣105個村打造『百村萬園』庭院經濟帶動貧困戶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縣鄉村乾部帶頭直播帶貨,推銷特色農產品,銷售額達2700餘萬元。2019年,樺川縣5804戶11710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2019年5月份正式退出國家級貧困縣序列。

責任編輯:姜繼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