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佳木斯:舊家新址裡的幸福時光
2020-10-19 10:24:0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潘蕾 劉億服 董新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老舊小區路面鋪設工程進行中。記者劉億服攝

  黑龍江日報10月19日訊 掉滿牆皮的樓梯間,明明咫尺的對面超市偏偏要繞上一大段路,每天早上六七點鍾,乒乒乓乓的敲打聲好像起床號,最近這一個月的時間裡,佳木斯市東風區化工小區的居民『遭遇』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但令人奇怪的是,沒有人抱怨,沒有人氣憤,居民們都甘之如飴地享受著這種『困擾』。『這是為民服務的好事!』居民們笑著說。

  今年3月,佳木斯市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正式啟動,得到了388棟老舊樓房、2.9萬戶業主的熱烈歡迎,種種因為老舊小區改造而造成的不便,在他們的眼中,也成為了迎接新生活之前的『磨練』,讓他們對未來有了更多的憧憬。

  佳木斯市是老工業基地,很多老舊樓房設施年久失修,存在污水管網老化,化糞池和窖井疏通不暢,道板道路、路燈、綠化等環境配套設施老化破損問題。『不是這漏,就是那堵,每隔一段時間家裡都有點新問題產生,孩子說了好幾次,想讓我搬去和他們一起住,可是畢竟在這裡生活了幾十年了,心裡總有不捨。』住在向陽區興梅煤機廠東小區的居民王志說,他也曾經想著要花錢把自己家裡整修一下,但是一人之力解決不了問題。看著一戶一戶的鄰居搬離了小區,和剩下的老街坊聚在一起聊天的時候,他們常常感慨,不知道什麼時候纔能重回昔日的熱鬧場景。

  這一天,他們沒有等太久。隨著佳木斯市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的啟動,王志們看到了希望。

  佳木斯市圍繞城市定位,緊緊抓住政策契機,提出了包括『城市提檔』在內的城市發展戰略,統籌推進全市房屋征收、房地產開發、棚戶區改造、老舊小區改造和物業管理等工作,通過開展老舊小區的普查摸底,深入解析城市病等歷史問題。隨著國家老舊小區改造政策啟動後,佳木斯市結合改造政策,迅速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建立了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評審會機制,通過抓好頂層規劃,強化頂層引領,優化了老舊小區格局、提昇了老舊小區改造層次,使舊改工作順應群眾期盼,實現了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在黑龍江省率先啟動、率先開工進場。

  今年,佳木斯老舊小區改造實現多元化投資機制,僅業主出資就已突破800萬元,老舊小區居民建言獻策,主動繳納業主自籌資金,形成多方合力,共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開工的新格局,為小區改造資金注入『源頭活水』。

  在舊改推進工作中佳木斯形成了『全市統籌、區為主體、街道為基本單元』的立體工作網絡和『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推動機制。由原來的『各自征戰』變『集體出戰』,改造層次進一步提昇。原本改變老舊小區各自改造,改一個算一個的現狀,通過抓好頂層規劃,強化頂層引領,優化老舊小區格局、提昇老舊小區改造層次。『小區的牆體、樓頂、路面的設計和布局很有整體性,感覺小區的檔次一下子就提昇起來了,自己不說,別人都以為咱們住的是新房子。』前進區昇平小區的居民孟兆慶高興地說道。

  過去,老舊小區改造為『政府包攬』,現如今變成了『多方共建』,通過對改造理念和機制的創新,將民主協商、精雕細琢、嚴格嚴謹等理念貫穿老舊小區改造全過程,多方共建成為現實,改造品質得到提優。從『敲一面鑼』變『擊多面鼓』,將一個主管部門的事,變為市、區、街道、社區四級合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真正把共同締造的理念落到實處。積極實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在改造前期充分進行民意調查,掌握居民關心和疑慮事項,針對居民疑慮事項進行解答並向社區公布有關事項。協調各社區召開居民代表大會,解讀中央及政府相關文件,介紹維修改造項目,解答居民對項目的疑問及聽取居民的建議,做到人人知情、事事無疑問。『改造前問需於民,改造中問計於民,改造後問效於民。』讓百姓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

  同時,佳木斯市以全市『五城同創』為契機,以整治『十亂』為突破口,結合老舊小區改造,按照政策統一、分區布局、協同推進、強化宣傳的原則,頂住重重壓力、堅持重拳出擊,合力攻堅,通過先難後易,『拔釘子』,全力消除影響施工進度的違章建築。『我現在每天的心情都很好。』居民張曉霞是化工小區的『老人兒』了,在過去,管線老化,污水滲漏,環境髒亂,家裡人、街坊鄰居常常為了這些事情爭吵不休,即便是社區跑前跑後地協調解決,但總是治標不治本,沒過多久又會出問題,矛盾與隔閡讓幾十年的老鄰居紅了臉,見了面也不再有以往的熱情寒暄。而現如今,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的推進讓一切都有了變化,也讓她對新生活充滿了期待。『我相信我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幸福。』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