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1日訊 近日,在寶清縣朝陽鄉的東晟食品加工有限責任公司鮮食玉米生產車間裡,150多名工人在流水線上緊張地工作,一個個金燦燦的玉米棒經過生產線的『洗禮』,出落得珠圓玉潤,光彩照人。總經理汪宇告訴記者,這是一年中最忙的季節,采摘加生產用工將近300人,每年帶動附近村民增收180萬元。
據介紹,2019年,公司總銷量為1300多萬棒,實現銷售額2000多萬元,每?地淨利潤近萬元,帶動16戶農戶每?地增收30%。該項目采用『村集體積累+貧困戶增收』利益聯結模式,共計帶動64戶貧困戶戶均增收1000元,帶動村集體增收5000元。
2017年,汪宇的父親和叔叔經過多方考察,從河北引進了『黃黏9』鮮食玉米品種,並注冊了『綠塔』商標和『宇金玉米農民專業種植合作社』。為了節省成本支出,他們選擇從線上微商做起,一步步打開銷路。他們不但選擇優質品種,而且在種植和生產方面也嚴格把關,盡最大努力保證產品品質。汪宇說:『我們分批錯期播種、采摘。我們的玉米品種比其他品種生產期長15天,所以,成熟度更好,口感也更佳。為了保證營養成分不流失,從采摘到速凍控制在5個小時之內。』
在種植過程中,他們嚴格執行『三減』標准,采用進口除草劑,最大限度地保證無殘留、無苗害。2018年,『綠塔』玉米獲得綠標認證。汪宇說,現在的人們越來越講究綠色健康,這也正是公司的發展方向。目前,公司培育有機地塊1500畝,已經拿到了有機證書。
該公司采用『區域代理+線上銷售』的模式,在北京、上海、天津等7個省份設立了區域代理,在省內布局了11家實體店,還建立了微信平臺、電子商務平臺,商品入住京東商城,產品遠銷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對於線上銷售,公司與哈爾濱『雲倉』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由『雲倉』負責解決『倉儲+配送』問題,大大節省了物流成本和時間成本。
今年,寶清縣朝陽鄉的東晟食品加工有限責任公司在縣扶貧開發服務中心的支持下,新建生產車間3000平方米,總投資2500多萬元,其中,扶貧專項資金522萬元,建設冷庫二期工程制冷機組及附屬配套、全自動殺菌鍋、玉米蒸煮及速凍隧道等1套,玉米扒皮機2臺、鮮玉米切頭切尾機2臺,日加工能力可達100萬棒。
據介紹,經過三年的發展,『綠塔』玉米基地由4200多畝發展到1.36萬畝,預計今年成品玉米年產量將收獲3000萬棒,產值1.6億元左右,將帶動全縣946戶貧困戶增收。下一步,東晟食品加工有限責任公司擬在全國一線城市建立10個實體店,並與南京『雲倉』合作,銷售能力輻射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