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10月20日訊 金秋九月,稻浪起伏,玉米飄香,一片豐收在望。然而,連續幾場強降雨,對集賢縣秋收工作造成了較大影響,部分玉米倒伏,水稻『趴窩』,田間積水,道路損毀……搶抓晴好天氣,助農搶收迫在眉睫。『十一』過後,秋收全面開始,集賢縣緊急動員全縣廣大黨員乾部打響了一場『秋糧搶收戰』。
保證貧困戶糧食安全到家
『抓住好天氣,助農秋收忙,大家加油乾,顆粒都歸倉……』在集賢縣永安鄉貧困戶於國瑞的玉米地裡,集賢縣人大機關黨支部黨員志願服務隊全體黨員乾部割稈、掰棒、裝車……大家爭先恐後,顧不上手臂和腳腿被玉米葉子劃出血痕,顧不上臉上身上的泥水,乾得熱火朝天。
10月13日,集賢縣向全縣黨員乾部發出『助農秋收黨旗飄揚』的號召,全縣各級黨組織迅速行動,積極響應,紛紛開展以此為核心的主題黨日活動,深入田間,與泥水搏斗,開展助農搶收,帶動全縣掀起搶收高潮。
『沒有你們幫忙,這些玉米整不好就得爛在地裡。太感謝你們了!』看著收回場院裡金色的玉米堆,於國瑞感激地說。於國瑞身體多病,種的10畝玉米在往年都指望著親戚鄉鄰幫忙,今年秋天雨多,家家戶戶都忙著搶收自家的糧食,一時顧不上於國瑞。別人家一車一車往家運糧,於國瑞只能看著豐產的玉米倒伏、發芽,心急如焚。得到集賢縣人大機關黨員乾部幫助,於國瑞臉上露出了笑容。於國瑞不知道的是,在集賢縣和他一樣遇到秋收困難的貧困戶也都第一時間得到了幫助。從13日開始,集賢縣集賢鎮、太平鎮、昇昌鎮、永安鄉等8個鄉鎮以及縣交通局、民政局、自然資源局等多個單位紛紛組建黨員志願者服務隊,走入田間地頭,幫助貧困戶突擊搶收,有效保證了貧困戶豐產豐收。
保證秋糧從田間順利到家
在熱火朝天的秋收戰役中,縣交通局、各鄉鎮高舉黨旗修橋鋪涵,硬化田間路面,成為秋收戰役的先行軍。
10月15日,集賢鎮協調昇平礦集團提供煤矸石,僱用3臺鏟車、挖掘機,為德祥村『老秋地』修路,鎮村黨員乾部臨時組建聯合助農突擊隊58人搶修田間道路,保證豐收的糧食顆粒到家。
更早時間,從9月中旬開始,集賢縣交通局就組織20多人對全縣收糧運輸難點地段進行普查維修,截至目前已修繕重點橋梁一座,鋪設涵管24節,出動500餘車次,維修田間道路超過7公裡。
在昇昌鎮,東部四個村屯地勢地窪,田間道路水泡濕軟,運輸車輛無法通行。就在村民『望洋興嘆』之時,鎮黨委組建的突擊隊運來沙石土方,連夜對這一區域田間路進行修整。在大型機械的轟鳴中,1000多延長米的田間路得到『硬化』,收糧梗阻打通,一輛輛運糧車順利通行,豐收的糧食順利到家。
『今年秋天的雨水大,道不好走。原來以為收糧得老困難了。沒想到「地頭道」修得這麼好,修得這麼及時,俺們收糧一點沒耽誤。政府真是都想到俺們農民前邊去了!』集賢鎮德祥村村民開著滿載的玉米車,高興地說。
保證秋糧顆粒到家
集賢縣腰屯鄉是集賢縣地勢最低窪的鄉。受入秋以來連續幾場降雨影響,這個鄉半數以上耕地出現積水現象,秋收難度增大,老百姓著急上火。針對這種情況,從9月下旬開始,腰屯鄉就提前安排,全鄉機關黨員乾部全部放棄國慶假期,深入到各村屯組織田間排水,為順利秋收打基礎。
10月14日上午,腰屯鄉農民陳秋平第一車玉米順利從地裡運出,他告訴記者,地裡原來都是水,機械根本進不了地。原來還以為得上大凍纔能收得上地。『沒想到鄉裡力度這麼大,安排了7臺大水泵集中排水,兩天功夫地裡就能進人,收地就有了保證了。』
正在地裡組織排水的腰屯鄉副鄉長姜濤介紹,早在秋收開始之前,腰屯鄉就調集排水設備,根據全鄉耕地積水情況組織人力排水散?,保證秋收如期開始。『秋收開始後,鄉裡把積水地塊劃成網格,做到排一塊收一塊。就是要搶在封凍前把糧食全部收完。』
緊挨腰屯鄉的興安鄉調集了大型履帶型機械20餘臺,分散到全鄉低窪地塊,每臺機械安排一名黨員作專職聯絡員,向全鄉公布聯系電話,在田間運糧困難、誤車的車輛,可以第一時間向聯絡員電話求助,幫助拖曳運糧困難的車輛順利離田。
全力搶收的還有集賢縣太平鎮。為加快秋收進度,太平鎮機關黨員乾部全部深入秋收一線,把全鎮大型收割機統籌安排,組織機耕人員晝夜排班,堅決做到人歇機不歇,24小時秋收不停。同時,太平鎮還積極對接農機銷售公司,與機械維保人員建立聯系,做到農機出現故障維保人員第一時間到田間維修,以免影響秋收進度。為把大型收割機作業效率高的優勢完全發揮出來,太平鎮動員各村把運輸車輛組織起來編組編隊,緊密配合大型收割機,堅決做到收一塊清一塊,確保豐收的糧食顆粒歸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