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10月26日訊 第三屆中國·黑龍江國際大米節稻米品評品鑒終評結果,五常大米包攬了粳米組全部金獎,並在其他獎項和『十大好吃米飯』評選中佔據多個席位,刷出最具實力成績單。
近年來,五常市實施大米產業提昇工程,聚焦品種、品質、品位、品相、品牌等『五品提昇』集中發力。今年,五常大米品牌價值達到701.97億元,連續四年蟬聯地標產品大米類全國第一。此次斬獲國際大米節多個獎項,更突顯五常大米在國際高端大米市場的競爭實力。
『五常大米集山好、水好、土好、氣候好、品種好於一身,發力「五品提昇」,就是不僅要種出國際高端品質的大米,更要構建誠信體系,全程可溯源,讓消費者放心地買到真正的五常大米。』五常市委書記尹承雲說。
提昇品種品質 科技育種標准化種植
『五優稻4號,也就是五常稻花香獲得金獎,源於我們借助科技手段,持續對五優稻4號等原種進行培育和提純扶壯,沿襲古法手工種植收獲,更得益於嚴格遵守五常市制定的稻米種植、加工、倉儲27道工序、99道標准化流程。』獲得大米節粳米組金獎第一名的黑龍江五常金禾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雲輝對記者說。
記者了解到,近幾年,五常市堅持保護與研發並重,以科技為引領,提昇種源品質。先後與中科院、中國農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集中整合15家種子育繁推廣一體化企業的研發基地,對『五優稻4號』持續進行提純復壯和新品種研發,保證五常大米的純正。
同時,參照國際高端大米標准,制定出五常大米種子、環境、種植、投入品、倉儲、加工、產品、管理等八方面地方標准,建立了五常大米產業標准化體系,確保食味品質穩步提昇。
在此基礎上,五常市推行『三線一單』管控辦法,落實最嚴格環境保護措施,即建立『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准入負面清單』,築牢五常大米高端品質基礎。
叫響大米品牌 整合行政職能與銷售渠道
黑龍江國際大米節開幕前夕,國內首家五常大米官方體驗店落地哈爾濱中央大街,11家米業、30餘個品類的五常大米亮相體驗店,帶著原產地溯源防偽標識,通過全新官方主銷渠道,讓消費者可以放心體驗到五常大米的軟糯香甜。
這是五常市今年上半年整合行政職能後,聚焦提昇五常大米品牌影響力,打造線下官方主銷渠道的開山之作,以此擴大線下零售市場中,純正五常大米的佔有率,叫響五常大米品牌。
記者了解到,今年五常市將與稻米產業相關聯的各職能部門整合在一起,成立了五常市稻米產業辦,專注品牌提昇,集中整合行政職能、生產資源、銷售渠道,對五常大米全產業鏈條實行強力管控,以大米產業的品牌影響力,帶動五常市步入高質量發展軌道。
隨著首家五常大米官方體驗店落地,五常市將加快官方體驗店在全國的銷售布局,搶佔中高端大米市場。
在五常市稻米產業辦的努力下,五常大米集團日前成立,並將整合資源、強化協作,形成區域影響力。
目前,五常大米公共服務中心即將啟動建設,打造全國優質稻米定價中心、交易中心、倉儲中心、物流中心,實現『買全國、賣世界』。
構建誠信體系 種植數量實行總量控制
在第三屆中國·黑龍江國際大米節獲評『十大好吃米飯』的喬府大院五常大米,包裝袋上的溯源標識醒目清晰,掃碼即可了解『從田間到舌尖』全流程。五常市喬府大院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喬文志告訴記者,喬府大院五常大米全程可追溯。
日前,記者在五常農業物聯網服務中心看到,五常市每一個水稻種植農戶經營的土地面積、流轉信息、稻米種植面積等數據,全部錄入到了農業物聯網系統。每個農戶每年實際種植水稻的面積、預估的水稻產量,在系統中基本確定,查詢農戶的身份信息,即可獲取全部數據。
『利用農業物聯網實行稻米種植數量的總量控制,五常大米每年產出多少,能夠銷售多少數量的五常大米,在系統中一目了然。大米加工企業在農戶手中收購水稻的數量,如果超過其耕種面積的水稻產量,那麼,超出部分,不能標注五常大米原產地溯源防偽標識。』五常市稻米產業辦常務副主任伊彥臣說。
五常市今年水稻種植面積為238.8萬畝,年產量在24億斤左右,目前使用這個溯源防偽標識的已達20%。
伊彥臣告訴記者,五常市在天貓、京東等各大電商平臺打造了官方旗艦店,通過有信譽的農民電商、品牌米企以及政府『背書』等方式,讓消費者更便利地買到全程可追溯的五常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