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8日訊 當今時代,人纔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發展中的齊齊哈爾,視人纔為推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要素,近年來,在人纔機制體制改革上創新制定了許多方法,包括市委書記、市長『雙組長』制,將招纔引智等同招商引資的『雙招雙引』聯動機制,『豐羽計劃』『鄉聘村用』兩個創新引纔載體在內的多項創新方式在全省開創先河。
一系列的制度創新和政策創新,激活了人纔資源的一池春水,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生機和活力。
完善激勵制度 激發乾事創業活力
為加快形成有利於人盡其纔的使用機制、有利於競相成長的激勵機制,齊齊哈爾市敢於破除桎梏,構建市場化人纔評價認定機制。
創新的機制打破了固有模式束縛,不唯學歷、職稱和年齡,將評價權交給市場用人主體,自主認定,創新崗位設置及評價標准,改進職稱管理服務方式,下放職稱評審權限,由行業主管部門確定具備條件的用人單位開展自主評聘。發揮市場、社會等多元評價主體作用,充分給予用人單位人纔評價發言權。
齊齊哈爾市還積極完善各類人纔激勵獎勵,通過實施『鶴城傑出人纔』獎勵計劃,面向高層次人纔,定期開展『鶴城傑出人纔』評選工作,召開人纔大會進行隆重表彰,對入選人纔給予50萬元重金獎勵;高層次引進人纔及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員的科技成果轉化後,根據成果轉化獲得收益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給予在齊齊哈爾市地方留成部分80%獎勵,每人每年最高100萬元等政策,讓人纔在創新成果中有份額、有收益,激發內生動力。
此外,齊齊哈爾市還盡可能在各個方面給予關照,如在重要會議、重要活動、大型演出場所最好的位置設立『工匠坐席』,增強技能人纔的榮譽感和自豪感,彰顯技能人纔社會地位;創新優秀中青年專家和優秀專家評選方式,向全市重點產業項目建設一線人纔傾斜,營造全社會重視人纔的良好氛圍。
破除引進障礙 推動人纔隊伍建設
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由傳統的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而創新驅動實質就是人纔驅動。
齊齊哈爾市始終高度重視人纔工作,通過多年來的持續深化人纔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在培養、引進、使用、評價、激勵人纔各方面都有了很好的成果。如通過實施『八大』引纔計劃,截至今年9月,齊齊哈爾市在2020年度共引進『名校優生』2041人,省委選調生249人,公務員考錄1195人,事業單位招聘619人,基層見習崗位976人,企業吸納就業1179人,企業見習588人,大學生創新創業716人,合計總數7560人,為城市招聘到了各領域想要的大批人纔。
在特色引纔方面,全市16個縣(市)區均已啟動『豐羽計劃』,市縣兩級『豐羽計劃』崗位總數達到251個,支持企業數量達到89家。部分縣區2020年度『豐羽計劃』引進工作已經完成,紫金銅業、龍江牧原、雲鷹集團等重點企業引進人纔陸續到崗。截至目前,全市『豐羽計劃』完成引進人數達107人。
此外,齊齊哈爾市還協助市本級技工院校實際招收全日制學生2453人,超額完成年初下達招生計劃,是去年招生總數的2.3倍,落實企業用工訂單1840人,佔招生總人數的75%,均創歷史新高。為城市重大項目建設、重點企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人纔支橕。
搭建平臺載體 促進各類人纔集聚
人纔工作,以用為本。為了加快引纔聚纔,齊齊哈爾市全力加大對各類人纔工作平臺載體的建設力度。
『頭雁』團隊是省委省政府啟動評選的龍江高端人纔,為吸引省『頭雁』團隊進鶴城、駐鶴城,助力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齊齊哈爾市於2019年啟動了『頭雁』鶴城活動。借此,許多『頭雁』來到齊齊哈爾市,齊重數控高級顧問姜輝就是一名『頭雁』,他的『航空航天、大型金屬制件增減材及高端智能機床設備開發』團隊,承擔國家重大專項課題7項,主持制定國家標准、行業標准47項。近五年,獲得發明專利授權24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78項,團隊創造經濟效益數億元。
目前,全市企事業單位已先後與哈工大、哈工程、東北農大、東北林大、哈醫大等多所高校14支『頭雁』團隊正式建立『頭雁』工作站,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纔來此建設。
在改革的推動下,頭雁工作站、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高校研究生聯合培養、科研成果轉化等『十大』基地建設有聲有色。其中,省內最大規模的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在齊齊哈爾市正式建立,燕山大學首批188名專業碩士已進駐基地實訓。預計年底前,全市新建各類校地合作載體數量達到50個。
另外,齊齊哈爾市建立的省內首家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區已進駐企業33戶,正在積極引進東南沿海人力資源企業,發揮『?魚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