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輝煌『十三五』奮進新龍江】龍江森工集團改革開啟新紀元
2020-11-03 16:45: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周秘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1月3日訊 (記者 周秘)『十三五』時期,森工總局結束了70年的歷史,龍江森工集團正式掛牌成立。面對期望與重托、困難和挑戰,集團黨委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務實進取、奮力拼搏、攻堅克難,『十三五』規劃的主要目標、改革發展任務基本實現,開創了森工轉型發展的新局面。

  改革賦能 森工開啟新紀元

  2018年6月30日,龍江森工總局結束了70年的歷史,龍江森工集團正式掛牌成立。 2020年,黑龍江省重點國有林區改革以95.7分通過國家驗收。龍江森工重點國有林區實現了政企、政事、事企、管辦『四分開』, 2151項政府行政權力分別移交省直部門、地市、縣市,全面完成政府行政職能移交;撤銷各類事業單位,並移交省直廳局和屬地,完成了辦社會職能改革;23個林業局全部公司化改制,賦予了生態公益、產業競爭、社會服務功能定位;深化了集團商業類公司市場化改革。制定了《森工集團所屬企業單位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頂層設計,明確混改目標和任務;完成了森工藥業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任務,實現森工混改實現歷史性突破。

  生態為根 森工發力綠水青山

  十三五期間,隨著龍江森工集團在改革中被被省委省政府定位為生態公益型企業。2019年起,龍江森工集團計劃利用三年時間栽植20萬畝紅松果林,讓富民與生態兩方面兼顧;與此同時,龍江森工集團創新開展了飛機防治病蟲害,有利於林木生長的大徑材撫育等項目。

  龍江森工集團深入實施天保工程,推進森林可持續經營,森林資源得到逐步恢復和穩定增長,森林質量和生態功能持續提昇。更新造林7.05萬公頃,森林總蓄積達到6.50億立方米,增加1.47億立方米,提高了29.48%;森林覆被率達到84.68%,提高了0.82個百分點;開展了非法侵佔林地清理排查工作,清理回收林地9.2萬畝。

  集團營林產業加快推進,大力發展紅松經濟林,2019年營造紅松經濟林3.6萬畝。積極營造大榛子、藍莓、藍靛果、沙棘等堅果漿果經濟林,將生態建設與長遠產業發展、促進職工就業增收緊密結合起來,種植藍莓樹莓8400畝、沙棘9.2萬畝、榛子1.37萬畝。探索發展綠化苗木產業,雙鴨山、樺南等林業局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苗木樹種結構,通過規范化管理和標准化作業培育了高質量苗木,初步打開了市場。

  產業興企 打造現代林業體系

  五年來,龍江森工集團加快提昇接續替代產業發展,堅持產業化布局、規模化發展、市場化引領、集團化運營,重構現代林業產業新體系,推動資源優勢、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轉變,由利用森林獲取經濟利益為主向為保護森林提供生態服務為主轉變。

  2019年,龍江森工集團全年累計接待游客525.7萬人次,實現收入1.99億元。樺南局被評為全國『最佳森林休閑體驗地』,『森林鐵路』被國家工信部授予『國家工業遺產』榮譽稱號,清河局旅游風景區被評為2019中國森林旅游美景推廣地、森林健康養生50佳榮譽稱號,鶴北、方正、綏陽局被命名為國家森林康養基地,綏棱局入選全國最美森林小鎮。

  以森林食品集團為龍頭,以各林業局基地為支橕,森林食品產業正在逐步發展壯大。新增『三品一標』認證1個,累計完成有機食品認證4家企業、26個品類,綠色食品認證11家企業、42個品類,無公害認證13家企業、33個品類。集團公司正在打造『統一大品牌、多元系列產品、集中大營銷』的經營體系。

  種植養殖業規模進一步擴大,農業播種526萬畝,完成高標准農田建設4.8萬畝,建成『互聯網+農業』高標准示范基地10個、面積1.73萬畝,食用菌栽培6.6億袋、產量3萬噸,北藥種植面積14.4萬畝。葦河局組織成立了農機專業合作社,機收率突破62%,農業生產機械化作業水平顯著提昇;清河局與省中醫藥大學簽署了合作共建中國北藥園協議,集團公司與省中醫藥大學共同成立了北藥園產業聯盟;鶴北局建成年生產能力400噸的北藥初級加工園區,延伸了產業鏈;八面通、穆棱被批准為省中藥材生產基地建設示范林業局;興隆、方正等局北藥種植形成了一定規模。

  民生為本 強企與富民同行

  全面建成小康新森工,通過加快發展富民強企產業,持續提昇企業效益,2019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達到4.52萬元,比2015年2.99萬元提昇42.1%;完成棚戶區改造4.7萬戶,建築面積235萬平方米;林區道路建設1506公裡,完成給排水、醫院等社會公益基礎設施投資3.3億元;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居民生產生活條件逐步改善,現代富強新林區、美麗宜居新林區、文明和諧新林區建設更加殷實。

責任編輯:強銳

【專題】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專題】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