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8日訊 9月12日完成壓力測試,10月被省商務廳、海關等相關機構確定為固化流程,互市貿易落地加工從探索變成現實,這是黑龍江自貿區黑河片區在制度創新上取得的新成果。
『俄羅斯大豆蛋白率高,我們生產的大豆油不愁賣,現在都是訂單式生產,大豆蛋白提取正在立項。』10月27日,在自貿區黑河片區,格潤糧油食品公司外聯負責人楊振勇向記者介紹說。
意義非凡 互市貿易落地加工通過全流程測試
由於有良好的信譽和成熟的生產技術,格潤糧油被確定為我省用互市貿易方式進口大豆開展落地加工首個定點企業,並接受互市貿易進口大豆落地加工流程的壓力測試。
9月12日,首批通過互市貿易進口的21.7噸大豆由格潤糧油加工完成,我省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糧食落地加工壓力測試工作圓滿結束,黑河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落地加工國家試點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剛滿一年之際,互市貿易落地加工閉環流程通過測試,黑河市邊境貿易創新發展取得了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成果。
10月13日,邊境貿易創新發展推進會議暨全省邊貿創新發展聯席會議第二次會議在黑河召開,黑河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落地加工工作受到省商務廳、海關等相關機構認同,並將黑河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落地加工流程確定為我省該項業務的固化流程,將向全國推介。
邊民通過互市貿易進口的生活用品,除列入邊民互市進口商品不予免稅清單的,每人每日價值在人民幣8000元以下,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稅。『這種方式進口,我們每噸大豆節省180元~300元。』楊振勇說。
互市貿易進口的商品,只能在對應的自貿片區落地加工,這是黑河特有的優勢。『每天給我們打電話要在自貿區落戶的企業十幾家,因為黑河市既有互市貿易區,又有20平方公裡的自由貿易試驗區,互市貿易落地加工相關產業具有獨特的政策優勢,中草藥落地加工就是受益產業之一。』黑河邊境合作區商務局局長張波介紹說。
多方助企 進口中藥材落地加工快速推進
大豆落地加工完成壓力測試,通過互市貿易進口中草藥材落地加工也在快速推進。
黑河口岸是我國數量不多的准許進口俄羅斯中草藥材的口岸,2005年,黑河口岸就被海關總署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為中草藥材進口通關口岸,然而通關品種數量僅限於5種,分別是胡椒、山藥、甘草、銀杏葉和野山參,受采收量和出口限制的影響,交易量很小。今年2月,哈爾濱海關創新監管制度,允許低風險俄羅斯植物源性中藥材經黑龍江省黑河、東寧口岸進境,在相關自貿試驗片區內落地加工,支持邊境貿易創新發展和興邊富民。准許試進口的品種包括槲寄生、防風、白鮮皮、黃?、桔梗、五味子、蒼術、紫草、紅景天、赤芍10種產自俄羅斯的中藥材。
新的政策立即引起了醫藥企業和其他投資者的注意。『我們老板是做對外貿易的,了解到這個政策,決定投資建中草藥加工廠。』黑河市寶康中草藥材科技有限公司企業顧問柴克勤介紹說。
7月17日注冊,5天後就開始動工,經過不到三個月的建設,這個一期投資1000萬元、年生產能力1000噸的飲片加工廠,已完成試車。10月12日,自貿區黑河片區內的黑河市寶康中草藥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取得藥品生產許可證,成為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內全省第一家獲批進口俄羅斯中藥材和加工中藥飲片的企業。
『省藥監局幫助設計,海關驗收順利通過,自貿區各個審批環節領辦服務,水、電、廠房一路綠燈。』兩個月建成一個加工廠,柴克勤道出能高效推進的緣由。
自貿區黑河片區的發展成果,牽動著全省的目光。全省邊貿創新發展聯席會議確定,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中藥材)落地加工第二次壓力測試,將擇日於黑河開展。壓力測試通過後,互市貿易進口中藥材落地加工的機制和流程,將還由黑河『打樣』。
全國首創 邊民證卡合一組團致富
互市貿易落地加工取得突破,背後的功課是一年來的累積。今年1月,自貿區黑河片區管委會回購互貿區原有經營場所,重新注冊成立了國有公共平臺運營主體的黑河邊民互市貿易管理有限公司。3月4日,黑河市商務局將大黑河島邊民互市貿易交易點管理權限下放至黑河自貿片區。一個管理主體,自貿區和互市貿易區實現了無縫銜接。
黑河市成立了27家邊民合作社,促進互市貿易規模化、便利化。推出『邊民創業擔保貸款』業務,解決邊民預付款資金問題。全國首創,自貿區黑河片區與龍江銀行成功聯合推出『邊民聯名卡』,將『邊民證』和『個人結算賬戶』合二為一,該卡經中國銀聯總部批准,是集邊民認證、邊民結算、邊民通關、邊民大數據集一體的數字銀行卡。二卡合一,邊民管理實現數字化,邊民結算更加便利。
3月19日成立的祥禾互市貿易合作社,是我省首家邊民互市貿易合作社,從最初120名邊民,發展到現在已經有1200多名邊民。在海關、商務、外匯管理、稅務、市場監管等部門大膽創新、通力協作支持下,合作社在對內外商事合同簽訂、成功辦理進出境貨物手續等方面更加規范便利,以邊民互助、合作的方式與加工企業建立了購銷關系,邊民抱團發展致富,增加了收入。『合作社增強了采購能力,每天邊民獲利12元到30元。』合作社負責人黃明山說。
實現制度創新,利用政策疊加吸引企業加快落地,自貿區黑河片區互市貿易落地加工產業起步就開始加速。待黑龍江大橋正式開通後,過境運力將提昇10倍以上,互市貿易落地加工業將放量增長,將成為興邊富民的重要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