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22日訊 三年多光景,改造186戶室內廁所;每家配備兩個乾濕分離的垃圾箱,全村共計700多個;村裡用2臺電瓶垃圾車定時收集垃圾;已建成120平方米垃圾分類場;合作醫療、每年每個村民30元的人身意外保險及自來水費全部由村裡拿;明年即將實現全村集體供熱……這些事兒就發生在曾經的貧困村——綏濱縣忠仁鎮黎明村,並已成為了這個村現在小康日子的標配。
村莊蝶變
過去的黎明村,是一個髒亂差的貧困村,全村的路都是土路,柴草垛滿街亂堆,雞鴨鵝四處亂竄,村內光禿禿沒有綠樹,村民農閑時走東家、串西家,吃喝聊侃……過慣了這樣的日子,沒有人覺得『不對勁』。
直到2017年起,這樣的日子發生了改變。按照縣委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部署,黎明村把發展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一起抓,讓增收致富和鄉風文明齊頭並進。現如今的黎明村,街道整潔、環境優美,村容村貌、農業發展和村民精神風貌發生很大變化。
近日,記者來到黎明村,走在乾淨整潔的水泥路面的村道上,看到最顯眼的要數每家院門口一綠一灰兩個大塑料垃圾桶。從陪同采訪的村婦女主任嘴裡,聽說了許多新鮮事:村裡評選的『乾淨人家』;雞鴨鵝圈養;大牲畜不穿行村中繞道回圈;跑步機進駐村民家;合作醫療和自來水都不用花錢……
記者隨機來到『乾淨人家』張成旺家,擦得?亮的地磚,把滿窗臺的盆花都倒映了出來,拿起一雙塑料拖鞋,鞋底一塵不染。坐在炕上與女主人王國霞嘮起家常,她滿臉微笑地拉開話匣,自打兩年前村裡給補貼2.8萬元,改造泥草房住上磚瓦房,她就天天把房間打掃得窗明幾淨,每天准時把乾濕兩桶垃圾倒進垃圾車。我們又走進『乾淨人家』王海霞家,只見王海霞正身著時尚健身裝,在跑步機上跑步,她家改造後的室內廁所,乾淨程度不亞於星級酒店的衛生間。王海霞說:『2019年村裡免費給改造了室內廁所,村裡現在比的是乾淨,誰家埋汰,自己就感到磕磣。』
怪不得,村道上見不到牲畜糞便。為保持全村的乾淨整潔,村委會要求村民雞鴨鵝圈養,養殖戶的牛羊不進村,為此村集體每年拿出費用,給每戶養殖戶500元,作為牛羊繞道的補償。村集體投入遠不止這些,村裡建成的垃圾分類場已經啟用;村裡購置2臺電瓶垃圾車定時收集垃圾,並專配兩個村民為公益崗,負責收集垃圾;合作醫療、每年每個村民30元的人身意外保險及自來水費全部由村裡拿。
產業鋪就小康路
農村美在黎明村的生動實踐,得益於農業產業鋪就的小康路。在脫貧攻堅路上,黎明村選擇以產業扶貧為切入點,實現『一戶一政策、一戶一產業』,全村年人均純收入18300元。2019年底,貧困戶34戶71人整體出列,貧困村順利摘帽。
對於扶貧產業,黎明村是算過賬的,要想扶貧扶到『根』,必須讓每個貧困戶鏈接一項扶貧產業。黎明村確立的五個主導產業,年收益249萬元。產業一是發展支柱產業水稻種植,黎明村借助中糧福臨門大米品牌,實現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種植的3000畝綏粳18號優質水稻品種,每畝比普通水稻增值300元,銷售福臨門品牌大米每畝又增值500元。產業二是發展循環產業,黎明村投資196餘萬元建設了金禾源飼料廠,回收利用秸稈8000噸,生產秸稈飼料700噸,每年純利潤10萬元,帶動貧困戶就業4人,工資收入1萬元,鏈接貧困戶34戶。產業三是發展小菜園產業,以種植『油豆角』為主,黎明村為農戶免費提供種子,統一收購幫銷,形成『一村一品』規模,目前260戶農戶種植100多畝,戶均增收600元。產業四是發展清潔能源產業,黎明村利用廢棄地建有光伏電站一處,帶動整戶無勞動能力戶4戶,每戶每年3000元,安置29個公益崗位,戶增收500元。產業五是發展文創產業,編織帶頭人李明鴿與日本設計師合作,編織的產品遠銷日本及全國各地,她帶動12位姐妹人均增收500元,還在全鎮組織技能培訓。
讓村民過上『城裡人』的生活
『縮小城鄉差別,在黎明村正在成為現實,這一切離開了產業強和農民富,都難實現。』老支書馮連生說。讓村裡人過上城裡人的生活,一直是馮連生的夙願。脫貧攻堅戰三年決戰,讓馮連生意識到,改變黎明村髒亂差的時機已到。他與村『兩委』及駐村工作隊下定決心,用三年時間,不僅人要變樣,村莊也要變樣,打造一個生態宜居、產業興旺、鄉風文明的黎明新村。
黎明村首先從道路硬化入手。全村街道十五條共9.7公裡,全部實現硬質化,村內外水泥路加寬15000平方米,建設磚混路邊溝13000米,修田間道路29公裡。村路乾淨整齊,提昇了群眾生產生活質量。二是村莊亮化。在村內及進村主要路口安裝監控攝像頭16個,安裝路燈22盞,今年將再增加145盞路燈,使全村街道路燈全覆蓋。三是庭院美化。脫貧攻堅以來,全村完成泥草房改造16戶1000平方米,拆除閑置泥草房9處2700平方米,泥草房改造全部完成。為解決每家每戶亂堆亂放問題,村裡還利用村閑置土地建設了6600平方米的晾曬場和停車場。四是生態綠化。2018年以來,全村平整樹帶、花帶1.3萬餘米,栽種垂柳、丁香、櫻花等各類美化樹種1.5萬餘棵,栽種鮮花9萬餘株。五是衛生淨化。實現了由原來『出門就扔』,到現在『集中統一處理』的跨越轉變。推行『廁所革命』,目前建成186個室內廁所,2021年全村將實現室內廁所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