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3日訊 『你家是哪裡的?』『你有什麼困難嗎?』『天冷了,我們可以把你送到救助站,救助站會送你回家!』在哈醫大五院急診科外,一名流浪人員蜷縮在椅子上,急診科的工作人員上前詢問該如何幫助他。
冬季到了,氣溫越來越低,街頭流浪乞討人員往往選擇一些公共場所棲身。而在大慶市各大醫院,一些生病的『三無人員』得到了及時醫治,讓他們感受到了冬天裡的暖意。

流浪者夜宿醫院
近日,記者在哈醫大五院急診科看到,一名上了年紀的男子躺在椅子上,身邊放著被子和一些食物。
與對方溝通後記者了解到,這名男子沒有住處,天暖時晚上住在醫院前邊的站牌,現在冷了,便來到了醫院裡。
哈醫大五院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名男子已經來了多日,一直『住』在醫院的椅子上。
記者在采訪時,看到暖心的一幕,醫護人員給他送上吃的,還將放在一邊的被子幫他蓋在身上,並叮囑他,天冷時記得穿上大衣,有需要時向每天來巡查的工作人員尋求幫助。醫護人員還不時為他檢查身體,每次經過他身邊時,都會問他身體怎麼樣、是否需要幫助。
據現場的醫護人員說,他們問過這名男子,想要把他送到救助站,但這名男子不同意,不肯離開醫院。
記者走訪發現,像哈醫大五院這名男子的情況並非個例,進入冬季以來,大慶市各大醫院每周都有無主病人夜晚住在醫院急診室的情況。
醫院經常救治『三無病人』
『三無』病人,主要是指無治療費、無身份(姓名和居住地)、無責任承擔機構或人員的病人,這類病人的存在是當前社會的普遍現象,且此類病人多數病情嚴重,需立即進行救治。
大慶市第四醫院急診科主任傘春雨說,醫院會經常遇到『三無』病人,尤其是急診科。有的患者送來的時候有生命危險,但是沒帶錢或聯系不上家屬,還有的是根本沒有家屬。醫院首先考慮的不是錢,救治生命放在第一位,醫院每年都有為『三無病人』墊付醫療費的情況,每年有幾十例。
醫務科科長曹國績說,現在大慶市實行『先看病、後收費』的政策,經常有一些『三無病人』的醫療費無人承擔,有一些患者即使聯系上了家屬,卻仍不肯擔負醫療費。
據記者了解,我國衛生部從2013年開始試點推行『先看病,後付費』的政策,參加醫保、新農合的病人,無姓名、無陪護人、無地址的『三無病人』,病情嚴重急需搶救的病人都在范圍內。
『綠色通道』的暖意
天氣雖然寒冷,大慶市各大醫院為生命開通的『綠色通道』卻給人帶來暖意,尤其是在對待『三無病人』的救治上,他們以生命為上,不遺餘力。
去年,從外地來大慶市務工的王先生突發『中風』被120救護車送到醫院急診搶救。當時,王先生處於昏迷中,意識不清,無法說活,也沒有親人陪同。醫院對他進行了緊急搶救,病情穩定後,院方通過多方尋找,找到了王先生兒子的手機號碼,可是,與對方聯系後,對方卻一直不露面,後來,打電話、發信息也一直沒有回應。
後來醫院了解到,王先生與家人有矛盾,所以,在他生病後,家人拒不陪護和支付醫療費。盡管醫院沒有收到一分錢醫療費,但還是盡全力對王先生進行治療,並安排了護士對他護理。
傘春雨說:『從患者入院到康復,醫院一直是出於人道主義原則對患者進行積極救治,希望我們的努力,能夠得到更多的理解。』
記者了解到,在救治患者的過程中,醫院會為患者開通綠色通道,一般情況下,急危重病人、沒有錢的『三無病人』突發急癥時,醫院都會進行急救。生命第一,時間就是生命,醫院在給予『三無病人』最快、最便捷的診療的同時,也需要各方對『三無人員』給予更多關注,需要強有力的配套措施,讓『綠色通道』更加暢通,讓冬天變得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