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十三五』期間,黑龍江全力打好碧水保衛戰,努力繪就『河暢、水清、岸綠、鳥飛』的生態新畫卷。

徐義是黑龍江省大佳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工作人員,也是一名攝影愛好者,他在同一地點拍攝的兩張照片記錄了十三五期間那裡濕地的變化。
黑龍江省大佳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監測員徐義說:『當時的鳥非常少,這是今年8月份在同一個地方我拍到的,不但拍到了成群結隊的鳥,還拍到了東方白鸛、丹頂鶴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大佳河省級自然保護區建立以來,饒河縣連續四年實施退耕還濕,並設立管護站、瞭望塔,設置標志警示牌,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現在的大佳河省級自然保護區有水曲柳等植物606種,野生動物376種,國家一、二級保護野生動物丹頂鶴、東方白鸛、東北虎等珍稀瀕危物種62種。

同樣感受到好生態帶來好日子的,還有七臺河市民閆志國。每天,他都要打倭肯河經過,也親眼見證了這條河從臭氣熏天到魚翔淺底的華麗轉身。
七臺河市民閆志國說:『以前從這兒走的時候,這裡的水有一股臭味兒。現在好了,水也清了,也沒有味了。』

檢測報告上的一串串數字記錄了倭肯河水質的變化。七臺河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於維河和同事們每天都要采集倭肯河上21個點位的水樣,而倭肯河水質最糟糕時的數據他至今記憶猶新。
黑龍江省七臺河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於維河說:『氨氮值是2.74,說明水質明顯惡化。』

全面打響倭肯河治理保衛戰,拆違清障、生態修復、截源斷污,一系列措施讓倭肯河生態環境漸漸恢復,2019年底,倭肯河退出劣五類水質行列。
七臺河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許明東說:『今後,要繼續對水質變化情況及時預警,及時采取應對措施,確保水質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