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伊春
搜 索
打響『中國第一龍鄉』全域旅游品牌
2020-12-28 10:52:18 來源:東北網-伊春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2月28日訊 近年來,嘉蔭縣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按照『生態立市、旅游強市』發展定位,以優良生態為本底,以獨具個性的文化元素為靈魂,確定了邊城特色、文旅融合的發展思路,加快發展全域旅游,打響『中國第一龍鄉』全域旅游品牌。近日,國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名單上,嘉蔭縣榜上有名。

  總體規劃方面。嘉蔭縣按照『規劃先行,謀定後動』發展原則,通過專業團隊科學把脈,使嘉蔭找准了旅游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通達能力低、服務體系不完善等發展差距和不足,設定了發展全域旅游的總體布局,確立了『第一龍鄉』品牌,設計了以恐龍游學、界江風光、鄂倫春民族風采、休閑養生等為主題,獨具嘉蔭特色的旅游產品類型,明確了基礎建設、市場監管、服務體系完善、客源市場開發、民宿打造等旅游工作重點,確定了近期和中長期發展目標任務,為嘉蔭全域旅游產業發展明確了思路。

  設施完善方面。將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與創建國家生態示范區、國家園林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全國文明縣城同步推進。縣政府所在地朝陽鎮已成為全域旅游的『服務區』和『中轉站』,設置了『城市停車場』以及公共自行車、電動公交車站點、沿江慢行道,城區實現WIFI全覆蓋,建設了縣城、景區兩級旅游服務中心,積極推進公共衛生間標准化改造。同時,累計投入資金6億元,將恐龍文化、俄羅斯風情等旅游元素與特色小鎮建設有機結合,打造了『歐風花海,恐龍特色』的省級『恐龍文化特色小鎮』,城市綠化、建築景觀全面提檔昇級,形成了城市建設服務旅游發展,旅游產業促推城市建設提檔昇級的良性循環。

  宣傳推介方面。推出了嘉蔭旅游微信平臺、旅游微博、嘉蔭旅游頻道等地方旅游宣傳載體,並借助央視、黑龍江電視臺、新浪網、東北網等多家有影響力的媒體廣泛推介嘉蔭旅游產品。組織參加了佳木斯、沈陽、廈門、南京等地的旅游推介會。在伊春、哈爾濱繁華路段投放了旅游宣傳廣告。與蘿北、遜克等地簽定了《『三縣兩區』旅游互通區定向惠民政策實施方案》。並分別赴黑河、伊春、佳木斯、鶴崗四地進行嘉蔭旅游風光攝影作品展和旅游推介會。在『中國旅游日』期間推出恐龍館、茅蘭溝景區免門票優惠政策。借助《魅力中國城》節目,嘉蔭恐龍修復師沈鳳斌、樹葉人米友代表伊春登上了央視舞臺,充分宣傳了嘉蔭的文化、民俗和旅游資源。

  創新營銷方面。與央視、新浪網、《中國旅游報》等知名媒體加強合作,建立了旅游、宣傳等多個新媒體公眾號,全方位宣傳推介嘉蔭。嘉蔭成為『2018年度東北三省最受歡迎旅游目的地』,獲得『縣域品牌——鄉村旅游營銷經典案例獎』、『微博2019文旅IP案例』十佳獎項等多項殊榮。今年,該縣先後與省交投集團、省旅投集團簽訂合作協議,將在最美龍江331邊防路、通用機場、北國恐龍樂園和太平島建設開發上深入合作,對於該縣綠色轉型發展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目前,旅游產業已成為該縣縣域經濟發展新引擎。他們以旅游業為主體,牽動一產、托舉二產,實現『三個產業』融合發展。2019年,旅游收入達到6.9億元,佔全縣GDP的36%;生態農業實現增加值16.8億元,同比增長8.6%;加工業實現增加值1262萬元,同比增長5.8%;以旅游為主的現代服務業增加值3.8億元,同比增長7.8%,形成了產業相互牽動、互補共贏的良好局面。同時,在旅游+農業、旅游+森林食品和有機農產品加工、旅游+服務業上成效明顯。打造了一批能夠體現淘金文化、抗聯文化、知青文化等具有本地特色的『農家樂』『漁家樂』,建設了一批鄉村民宿示范村、鄉村旅游觀光示范村、鄉村旅游商品展銷示范村,有效帶動了群眾增收。

  『十四五』期間,嘉蔭縣將圍繞邊境游,開發提昇旅游產品。以全省打造『醉美龍江331』邊防路為依托,整合生態、界江、少數民族文化、恐龍文化等旅游資源,著力開發提昇研學、民俗、觀光度假、休閑養生等旅游產品。重點推進G331國道公路沿線觀景臺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將茅蘭溝、恐龍園、太平島、永安東湖等沿途景區景點『串珠成鏈』,讓游客『快進慢游』,切身感受穿林海、聆鳥語、聞花香、傍界江的『龍江千裡畫廊』魅力。對標5A級景區標准,完善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基礎設施。加強與省交投集團、常州恐龍園文化旅游集團等企業溝通對接,加快推進嘉蔭北國恐龍樂園(2號館)和太平島林場汽車營地等建設。以龍建集團收購永安東湖景區為契機,著力推進永安東湖民宿產業發展。不斷豐富縣頤養中心中醫保健產品,加強與各大養老機構對接洽談,力爭達成『候鳥』式康養服務合作,加快醫養康養產業發展。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