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對口合作標杆!深哈產業園區完成投資17.3億元
2021-01-04 19:50:32 來源:龍視新聞聯播公眾號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融合深圳、哈爾濱兩市體制機制、科技創新、高端產業的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正邁入發展新階段。據哈爾濱市發改委統計:截至2020年12月末,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累計完成投資17.3億元,注冊企業127家,已簽約企業24家,已成為全國對口合作的標杆和深哈合作的標志性工程。

  政府引導打造全生命周期產業鏈

  2019年5月,深哈兩市政府正式簽署協議合作共建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成為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兩市間對口合作的第一個產業園區。

  園區規劃面積26平方公裡,核心啟動區1.53平方公裡,首個啟動項目科創總部22萬平方米。由兩市政府共同投資39.2億元,共同組建合資公司,按照市場化方式,創新產業園區服務體制和運作模式,打造從創新創業、科創總部到智能制造的全生命周期產業鏈,促進產業協同發展、集群發展,讓深圳(哈爾濱)產業園成為營商環境優良、新興產業集聚、服務體系完善、配套設施齊全、運營管理高效的低碳智慧園區。

  同年9月1日,科創總部項目正式開工建設。2020年11月末,深圳(哈爾濱)產業園綜合展覽中心正式開館運行,項目一期Ⅱ標段正式封頂。

  帶土移植深圳『飛地』哈爾濱『特區』

  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建設的目標就是吸收借鑒深圳改革開放40年來的成功經驗,通過『帶土移植』深圳團隊、深圳體制機制、深圳政策體系、深圳理念、深圳作風和深圳精神,打造深圳的『飛地』、哈爾濱的『特區』。

  目前,在園區已成功試行深圳招投標評定分離、新型產業用地(M0)等11項政策辦法。同時,對標深圳負面清單做法,逐步建立服務企業全生命周期的運營服務體系。園區與哈爾濱新區共建定制化的『園區政務服務中心』和『黨群服務中心』,推進『秒批』和企業辦事不出園區,為企業發展提供全要素服務保障,讓企業在園區如同到了深圳『特區』,享有同樣的創業生態和政策環境。

  精心規劃建設標准世界一流

  對標世界一流園區,聘請國際國內一流團隊,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完成了空間規劃、城市設計、市政交通、產業招商等全流程綜合規劃的編制。

  在園區1.53平方公裡核心啟動區內,構建了郊野公園、城市公園、社區公園三級公園體系。同時,還規劃了23公裡長的海綿城市濱水岸線,48公裡長的綠道,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北方水城。在此基礎上,園區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致力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高地。在26平方公裡范圍內打造產城服務核心軸,劃定了全生命周期的產業發展用地。采取彈性規劃,在1.53平方公裡核心啟動區建設深哈新興產業生態園,重點發展企業總部和研發辦公等。

  同時,哈爾濱市積極為園區爭取國家東北振興發展專項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科創產業研發孵化項目建設;爭取國家中西部和東北重點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平臺建設專項(國家級新區方向)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

  優化流程審批服務創造『深哈速度』

  目前,《關於支持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的若乾措施》起草工作已經啟動。哈爾濱市通過審批流程優化,減少審批環節,壓縮審批時間,實現深哈公司1天完成公司注冊,36天取得施工許可證,11天項目動工建設,63天展覽館封頂,101天地下室結構封頂,創造了『深哈速度』。

  今年3月12日,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第Ⅱ標段正式破土動工,打破了我市大項目在4月中下旬開工的慣例,為我市突破自然低溫施工限制、優化施工方法提供了新經驗、新借鑒。目前,園區已簽約企業有華為鯤鵬、深圳敢為、中科49所、哈船衛星、深圳石墨烯創新中心等,儲備重點客戶眾達硅光、天宇、海克斯康、安世亞太、京東、正泰等。

責任編輯:姜繼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