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明水縣:用心用力用情打造鄉村振興『昇級版』
2021-01-05 13:57:5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高偉 董新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月5日訊 久困於窮,希冀小康。探尋明水縣的脫貧歷程,要追溯到上個世紀90年代。1990年至2000年,明水縣被列為國家級貧困縣,2003年被確定為全省十弱縣,2011年被確定為大興安嶺南麓特困片區扶貧連片開發重點縣。明水縣『貧困』的帽子戴了30餘載。全縣99個行政村中有57個貧困村。2018年年底,57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2019年,明水縣實現脫貧摘帽。截至2019年底,明水縣貧困發生率降至0,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236戶、20521人實現一戶不落全部脫貧。明水縣堅持扶貧產業項目和鄉村振興相結合、貧困村提昇工程與美麗鄉村結合、村綜合能力提昇與鄉村文明建設結合,用心用力用情投入到脫貧攻堅戰中,精准扶貧打造鄉村振興『昇級版』。

  冬日扶貧車間裡的歡聲笑語

  每天吃完早飯,明水縣永興鎮永興村51歲村民李廣義都來到村裡的中凱食品有限公司上班,這是村民的就業扶貧車間。『我在這兒每個月賺2000多元呢,脫貧了,生活因為這個工作機會更有保障了。』永興村的扶貧車間為村民提供了就業平臺,像這樣的『食品廠』在明水縣還有多處。

  扶貧車間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基地。近年來,明水縣深入推進就業扶貧車間創建工作,出臺就業扶貧政策,引導企業到鄉村建設扶貧車間,吸納更多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探索出了一條以扶貧車間為載體、幫助貧困群眾就地就近就業的『造血式』扶貧路子。一時間,通泉鄉的窪池玉米扶貧車間、通達鎮韓家灑坊扶貧車間、育林鄉蔬菜扶貧車間等扶貧車間陸續建立。據了解,在扶貧車間務工的村民年收入2萬元左右。就業一人、富裕一家。小車間村民增收作用凸顯。

  興發村有一個笤帚糜子產業,笤帚糜子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帶頭人呂蘭雙說,他的合作社每年用工萬餘人次,開出的人工工資有120餘萬元。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