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1日訊 『在公共場所及公共交通工具工作的從業人員要加強個人防護,工作期間必須全程佩戴口罩。進入公共場所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員要佩戴口罩,保持合理間距,體溫檢測正常方可進入;如發現工作人員沒有佩戴口罩,請及時提醒。』1月10日,市疾控中心傳染病科副主任醫師王璟提醒廣大市民,封閉空間內一定要戴好口罩。
王璟說,一般來說,通風條件好的地方可以不用戴口罩,戶外運動時更沒必要戴口罩。但是空氣流通不好、密閉的地方一定要戴好口罩。封閉的交通工具,如飛機、高鐵、地鐵、公交車這樣的環境;封閉的公共場所,如電梯這樣通風條件不太好的地方;公共服務窗口,像超市的收銀臺、銀行的櫃臺等都要戴口罩。尤其是醫院,到醫院就診或陪同親友看病時,一定要戴好口罩。
『封閉的電梯通風差、危險系數高,一定要格外注重防護。』王璟說,市民在乘坐電梯時一定要做到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盡量避免乘坐擁擠的電梯,與同乘者盡量保持一定的距離,如發現其他等候者有咳嗽等可疑癥狀,建議盡量避免同乘;遵守咳嗽、打噴嚏禮儀;避免用手直接觸碰電梯按鍵;離開電梯後,做好手部清潔。
除了戴好口罩,在公共場所如何做好個人防護?王璟說,首先,避免去疾病流行的地區;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地方;建議減少走親訪友和聚餐,不紮堆、不聚集,降低疫情傳播風險。其次,一旦外出,建議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同時,要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物品,勤洗手;要注意咳嗽、打噴嚏禮儀。咳嗽或打噴嚏時,要用手肘衣服或紙巾,掩住口鼻,使用後的紙巾應丟到垃圾桶。咳嗽或打噴嚏後,應盡快用流水清洗雙手或使用速乾手消毒劑進行手消毒,如無清潔雙手條件,不可用手直接觸摸口、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