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齊齊哈爾:健全城鄉協調發展體制機制 發揮區域優勢釋放發展潛力
2021-01-11 13:54:34 來源:東北網-齊齊哈爾日報  作者:梁辰 丁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月11日訊 提及農村的田園風光,無數人為之向往。城市居民說,在那裡,有輕松,有愜意,有擺脫掉種種紛擾後的極盡放空,還有著幾代人的珍貴回憶。可長居於此的村民卻會說,這裡雖好,可與城市仍有距離。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而這裡提及到的矛盾,在農村表現得最為突出。究其因由,農村底子薄、產業弱、發展缺乏動能等,均在其列。

  『十三五』期間,齊齊哈爾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工作重中之重,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尤其在縣域經濟發展上,突出工業化引領、產業項目帶動。在12個重點產業的引領下,全市GDP增幅從2016年全省第八到2020年位列全省第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1%。

  通過多年的城鄉融合發展,縣域經濟呈現出強力發展勢頭。近兩年,龍江、甘南、泰來3個縣在全省縣域經濟綜合排名中位列前十;全市百億級目標企業(項目)達到21個。通過招商引資、扶持企業發展,培育出飛鶴、元盛、鴻展、阜豐等一批拉動能力強的大型企業,成為產業融合發展的驅動力;培育了548個『一村一品』示范村,並同步發展鄉村旅游,不斷為農村發展蓄能助力。

  縣域經濟成為全市經濟增長的中堅力量,農村生活生態環境的改善,更提昇了城鄉城鎮的綜合能力。

  五年來,6.9萬戶農村居民,在中央財政的支持下,從危房搬進了安全房。自2017年開展農村貧困戶脫貧攻堅住房安全保障工作以來,累計完成農村『四類人員』危房改造4.3萬戶。『農村廁所革命』改出了鄉村新生活,5萬戶室內廁所的改造,讓全市農村室內衛生廁所普及率從2018年的3%增長到12%。村屯公共亮化的推進,讓村民生活不再『摸黑』。全市新增村屯路燈12605盞,新增亮化路長度574公裡,全市農村村屯實有已亮化路長度達到2292公裡。

  『十三五』時期打下的良好發展基礎,為『十四五』規劃奠定了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條件和優勢。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鶴城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宏偉藍圖正在徐徐展開。

  剛剛結束的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提出,統籌做好區域協調發展布局,推動『六區』一體化發展,優化區域功能布局。在市自然資源局總規劃師高峰看來,這一規劃對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義。

  他認為,『六區』一體化區域協同,包括城鄉融合的發展戰略,是市委、市政府立足於國情、省情、市情,針對齊齊哈爾市的人口流動、發展趨勢以及經濟社會的發展特點,提出的一個高瞻遠矚的戰略發展政策。將來市政府會在『六區』一體化的戰略引領下,出臺相應的一些配套政策,比如在人口的落戶、就業、醫療、教育等等方面。

  在新的發展布局下,未來齊齊哈爾市將以建設嫩江流域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區為載體,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建成農業強市。

  『十四五』期間,齊齊哈爾市將聚焦城鄉融合發展主調,重點打造富拉爾基區和富裕縣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先行示范區樣板,培育訥河市、龍江縣、富裕縣等工業佔GDP比重達到40%的工業強縣,建設一批經濟重鎮和特色小鎮,構建城鄉發展新格局,使全市實現『工業重鎮』向『產業名城』轉變、『工業鏽帶』向『生活秀帶』轉變。

  城鄉經濟均衡協調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以後的農村,空心屯會越來越少,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會越來越多;穩崗就業的措施和手段會越來越多,特色產業的發展會越來越壯大,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程度會越來越高。更直白地說,就是農民的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都會越來越多,並且更具有保障。

  城鄉協調發展,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讓老百姓得實惠,共享發展成果。物質豐裕、精神豐富、生態宜居、百姓向往,踏上『十四五』奮進之路,魅力鶴城,未來可期!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