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2日訊 大慶外圍采油七廠科研人員試驗了一項新技術——生物環保?降黏解堵技術。截至12月23日,完成低產低效油井治理30口,階段累計增油2515.6噸,展現了良好的應用前景,為大慶外圍油田挖潛力保穩產再添一項新的技術選擇。
生物環保?是運用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細胞工程等現代技術,提取的一種基質為蛋白質的生物催化劑。它可以改變地層岩石的潤濕狀態,降低界面張力,減少原油流動阻力,對於原油中容易堵塞岩石孔隙的蠟質、膠質、瀝青質有很好的降解作用,可以同時發揮解堵、驅油、提高采收率等多重作用。在試驗室條件下,生物環保?可使原油黏度降低48%以上。
『在實際應用中,這項技術增產效果非常顯著。例如,7N257-S298井就是一口典型的低產低效井,這口井治理前日產油僅0.1噸,治理後,日產油提高到1.1噸。』大慶采油七廠工程技術大隊工藝室科研人員盧冠濤說,『目前,我們全廠平均單井日產油為0.89噸。也就是說,現在這口井不但被救活了,而且搖身一變成為了高產井。』
生物環保?降黏解堵技術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它的環保性。生物環保?是一種生物催化劑,不會破壞地層的原始環境,這對於地層條件本就較差的外圍油田來說,是非常有利於長期穩定開發的。而且生物環保?對油井井筒、地面生產流程沒有任何影響,無毒、無害、無腐蝕,不存在環保風險。這是一種有著良好應用前景的油井增產新技術。
『從階段試驗結果來看,這項技術經濟效益優勢比較明顯。目前,我們已采取措施的井的階段投入產出比為1:1.7,預計平均單井措施有效期能達到100至150天,最終投入產出比能達到1:2.7,這對大慶外圍油田來說是一項很高的指標了。』這個廠工程技術大隊工藝室科研人員王磊說。
下一步,科研人員將繼續優化生物環保?解堵措施工藝,摸索出單井或井組的施工工藝及施工參數最佳時機,最終實行措施井一體化設計,全生命周期跟蹤,從根本上達到該措施精准施策,實現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