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2日訊 去年以來,鶴崗市生態環境局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全力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和中央環保督察整改的各項工作,使得空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明顯提昇,全市的生態環境得到高質量發展。據了解,去年,在全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等污染防治攻堅戰方面中,鶴崗市共承擔130項任務,目前已經全部完成。同時,按時限完成了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任務。
在藍天保衛戰中,市生態環境局開展散煤污染治理,強化了燃煤設施綜合整治,使得全市替代減少散煤量約22.7萬噸,淘汰改造了縣級建成區10蒸噸及以下燃煤小鍋爐2臺、縣級及以上建成區燃煤設施20臺,並全部建立一企一爐一檔。與此同時,他們還強化機動車環保排放監管,建立了生態環境、公安、交通部門聯合執法常態化機制,落實了遙感監測平臺及便攜式檢測設備,對1842輛柴油貨車尾氣進行抽測。此外,市生態環境局還開展了非電鍋爐達標排放攻堅行動,推進20蒸噸/小時及以上非電鍋爐污染防治設施等昇級改造,有效減少污染物排放。據了解,去年全年共監測366天,達到國家二級標准以上天數為359天,達標率為98%。其中,優235天,比率為64%,良124天,比率為34%。
在碧水保衛戰中,市生態環境局完成了蘿北縣第二飲用水源、寶泉嶺局直飲用水源地2個水源保護區劃分,並通過省政府批復,新增了保護區面積17.54平方公裡。五號水庫、細鱗河水源保護區也基本完成規范化建設,2座水源水質達標率穩定在100%。同時,他們還發布了《鶴崗市水生態環境治理攻堅行動實施方案》,通過多部門合力攻堅黑臭水體治理,提昇污水處理、河道管理能力,完成了『兩河十四溝』清水秀岸工程等18項治理任務。目前,全市黑臭水體治理任務基本完成。疫情期間,該局還向上爭取資金和支持,落實國家支持項目5個,強化了水污染防治工作。截至目前,市傳染病院、新一醫院污水處理設施全部建成投運,8套水污染應急監測設備全部到位,2座水源隔離防護工程全部開工建設。據了解,去年,該局完成了國家、省水環境質量考核目標,國家考核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25%,城市水源水質穩定達到100%。在淨土保衛戰方面,市生態環境局建設了土壤防治先行區,開展重點企業用地調查和污染地塊排查,實施固體廢物環境整治,完成存量垃圾無害化治理。目前,鶴崗市無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塊,歷史遺留的城市存量垃圾基本得到治理。
此外,市生態環境局在美麗鄉村和原生態保衛戰中,也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該局還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共受理環境信訪案件366起,結案率達90%以上,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環境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