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5日訊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實現共同富裕,是實現新時代偉大目標的動力和源泉。
回眸過去五年,全市上下始終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進人民福祉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提昇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把黨的民生政策融入於人民的美好願望與幸福追求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建設征程煥發勃勃生機。
這一切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把民生好事辦好、實事辦實的擔當與決心。
——就業是民生之本,實現共同富裕,建成小康社會,唯有千千萬萬百姓安居樂業方為之。『十三五』期間,齊齊哈爾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5.08萬人,有28685名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在全省首家落實社保費『減免緩』政策,率先出臺擴大失業保險保障范圍實施意見,受到中辦國辦復產復工督導組、省人社廳的充分肯定,經驗做法更是被人民日報、中國政府網等媒體紛紛報道。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也寄托著每個家庭對未來、對希望的美好憧憬。齊齊哈爾市教育經費由2016年73.9億元,增長到2019年85.9億元。泰來縣大興中心學校『為全國農村學校發展素質教育提供了龍江經驗』,先進做法在全省推廣;龍沙區、建華區以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全省綜合排名第一。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更是人民幸福感的重要指標。齊齊哈爾市加快提昇醫療服務水平,創建國家、省級慢病綜合防控示范區13家,在全省持續領跑。
——作為全國唯一『冰球城市』,鶴城國際冰球邀請賽成為冬季熱門賽事,吸引俄羅斯、韓國等國以及北京、上海等10餘個城市的100多支隊伍參賽,百萬的冰雪愛好者賞冰樂雪,帶動旅游、餐飲消費15億元。
——社會保障能力持續增強。30.78萬四類困難人員全部納入社會保障范圍,社會保障卡覆蓋92.4%人口。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持續增長,年均增幅12.29%,企業養老金更實現16年連增……
一件事接著一件事地做,一年接著一年地乾!過去的五年,黨員乾部與人民群眾攜手同心,?力前行,迸發出一往無前的磅礡力量,為『十四五』開局工作打下了夯實基礎。
下個『百年征程』即將開啟,面對過去極不平凡的一年,『每個人都了不起』的話語,如飲醍醐振奮華夏子孫。
如何在這『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持續改善民生福祉,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明確提出『全面推進民生福祉改善實現新突破』。
市人社局副局長魏義祥表示,下一步齊齊哈爾市將重點支持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加快發展,做好重點群體特別是大學生等青年群體的就業工作。進一步深化『人教崗』、『人訓崗』體系建設,階梯式培養新時代技能人纔。持續釋放『千人計劃』和『創業引領計劃』的活力,吸引更多優質人纔選擇鶴城、建設鶴城。發揮社會保險的『保基本民生』作用,穩步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落實養老金正常增長機制,保證各項待遇按時足額發放。
『打造全國冰球賽事首選承辦地,叫響「冰球之城」品牌。』市體育局局長湯朝龍說,將全力實施全民健身『六個身邊』工程,不斷滿足群眾對健身需求的日益增長;構建主體多元的競技後備人纔培養體系,提昇競技水平競爭實力;進一步擴大品牌賽事影響力,借助奧悅國際級冰球館、大都匯冰球場地優勢,吸引更多國內國際的大型賽事落戶鶴城。
以人民滿意的社會救助發展格局為目標,不斷織密紮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網,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梁曉磊表示,到『十四五』末,齊齊哈爾市將逐年提高全市城鄉低保和特困供養保障標准,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不低於70%,分散供養特困人員集中供養需求滿足率達到100%;低收入對象審核確認率達到100%;臨時救助人均救助水平達到1200元以上,讓困難群眾共享新時代發展成果。
『十四五』藍圖已然繪就,一幅群眾富裕、人民幸福、山河錦繡、和順致祥的美麗畫卷正在鶴城大地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