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塔河縣處於大興安嶺『高寒禁區』,是中國寒極之一。距離塔河縣120多公裡的依西肯鄉,與俄羅斯隔江相望,有270戶村民住在這裡保家『戍邊』。這裡冬季漫長而寒冷,最低氣溫-43℃,潑水成冰、呵氣成霜已司空見慣。
2021年1月8日,三九第一天,依西肯鄉新東屯氣溫降至-30°C以下。『三九二十七,見火甜如蜜』,村民都躲在溫暖的家裡『貓冬』,但這一天大街上卻喧騰起來。『法官來處理單板廠欠工資的事了。』27名村民奔走相告,裹緊棉衣,三三兩兩相伴往村委會走去。
原來,1月7日,塔河縣法院接聽了新東屯村民打來的12368求助電話,稱該村開辦的單板廠停業多年,欠27戶村民的工資款一直未得到解決。12368工作人員將此訴求轉立案庭。立案法官與村民再次通話,考慮天冷路滑,告知村民可通過移動微法院網上立案。村民說,他們27人中有很多人都60歲以上了,用的也都是老年機,不會上網。法院遂決定上門立案。

開通網上立案,是塔河縣法院推行『打官司不求人』,為轄區群眾送去的『數字紅利』。對不會用網的群體如老年人,法院實行上門立案、就地辦案等多樣化訴訟服務,不讓群眾因技術原因無法立案和打官司,溫暖『最後一公裡』。
戰嚴寒,送溫暖,解難題,寒極裡的塔河法院人在行動。
1月8日早晨,法官就啟程趕往新東屯。路面上的積雪經車輪碾壓,變得更加崎嶇光滑難行,還伴隨著凜冽的寒風。

2個小時後,法官趕到了新東屯村委會,立即開展工作,當場指導村民辦理立案手續。為徹底解決這起群體性糾紛,法官還頂著刺骨的寒風,步行到因患病不能出行的村民家裡提供立案指導。『從沒想到法官能來我家辦案。』因患腦血栓癱瘓在床的吳老漢高興地說,這塊多年『心病』結了。

法院為27名村民辦理了立案手續,經征求被告意見,當天組織原、被告徑行調解,27件案件全部達成調解協議。
據了解,這個冬季以來,塔河縣法院共收案98件,其中,網上和跨域立案8件、上門立案27件,巡回辦案就地調解28件。

『只要群眾的心暖和了,即便天氣再冷、路再難走,我們也要堅持巡回辦案,把「打官司不求人」送到最需要的群眾身邊,為保家『戍邊人』提供最好訴訟服務。』塔河縣法院代院長劉曉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