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東野和工友們在隧道施工。
黑龍江日報1月26日訊 23日0時30分,哈牡高鐵虎峰嶺隧道,寒風陰冷,牡丹江工務段牡東路橋車間工長張東野帶領8名橋隧工,乘坐軌道昇降車抵達隧道口,開始了新一天的作業。
虎峰嶺隧道位於小興安嶺支脈的林海雪原區域,哈牡高鐵亞布力西站至橫道河子東站間,是中國最北有砟高寒高鐵——哈牡高鐵的最長隧道,全長8755米。作為連接哈爾濱和牡丹江的重要咽喉,每天有近幾十趟列車來回穿梭。列車駛過的虎峰嶺隧道僅需3分鍾,但對於張東野來說,他們要付出3個多小時的時間來保證隧道的安全暢通。
張東野是牡丹江工務段牡東路橋車間牡養修工區工長。入冬以來,他每天的主要任務就是帶領職工去隧道內整治滲漏水結冰病害。防止隧道頂部和側壁由於滲水而形成的冰柱、冰錐侵入鐵路限界,引起接觸網短路,威脅行車安全。
張東野所在的車間負責哈牡高鐵愛民、虎峰嶺、轉心湖等38座總計94781延長米的鐵路隧道的檢查養護維修任務。由於近期我省天氣出現大寒不寒現象,暫時偏暖,冰雪凍融,造成隧道滲水結冰狀況較往年大幅增加,整治的難度和數量成倍增長。
為了隨時掌握隧道病害變化情況,車間每天都要通過添乘和地面檢查的方式,對管內隧道進行一次『全面體檢』,並建立觀測臺賬,結合設備變化特點和歷年病害情況,對隧道內裂紋變化、是否有結冰、滲漏水等問題,做到隨時發現隨時整治。
凌晨1時,軌道車駛入作業地點,張東野帶領自己工區的精兵強將,進入漆黑的隧道。『這處滲漏水今天必須得整治好,滴水對行車安全是個隱患。』在陰暗的隧道中,張東野不停地叮囑作業人員。軌道昇降機將工友們昇至隧道頂部,對拱頂鑽泄壓孔,並在漏水點周圍鑽注膠孔,隧道裡氣溫低、灰塵多、光線差,滲漏點不停迸濺出冰水。仰著頭作業,不一會兒就感覺胳膊酸痛,臉上的防塵口罩也變成了黑灰色,身上迸濺的水滴也結成薄冰。
守一方鐵路安全,保萬千旅客平安。凌晨4時,大家已經在零下20多度冰水環境裡工作了4小時。看著漏水點的消除,喜悅感代替了寒冷和疲勞。鐵路人用行動守護著即將到來的春運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