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8日訊 (記者 孫英鑫) 28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黑龍江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系列新聞發布會第69場。會上,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喬虹就人們怎樣提高居家期間的生活質量,保持身體和心理的『雙健康』等問題提出一些指導性建議。

喬虹說,為進一步鞏固抗疫成果,持續提昇公眾疫情防控的意識和能力,普及推廣健康生活方式,遵照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的原則,主動隔離,保持作息規律,合理膳食均衡營養,增強自己的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
一、居家期間日常生活防護
1.外出回家時及時洗手洗臉,外衣放在通風的窗口,用酒精棉片擦拭手機、鑰匙等在外用過的物品,帶回的物品用清水衝洗或噴灑酒精。
2.保持室內通風換氣,室外空氣較好時每天通風3-4次,每次15-30分鍾,氣溫較低和空氣質量欠佳時可以適當減少通風次數和通風時間。
3.減少親朋好友聚會聚餐,不要邀請親友、鄰居來家中聚會。
4.咳嗽、打噴嚏需要用紙巾遮擋,紙巾丟棄在有蓋的垃圾桶內,如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應立即洗手。
二、合理膳食均衡營養
1.食物要多樣化,包括谷薯類、魚、肉、蛋、奶、豆類、新鮮蔬菜和水果等。每天不少於20種食物,不要偏食,葷素搭配。建議成年人每日攝入蛋白質佔食物成分的30%,蔬菜量為500g/天,水果量為200-350g/天。老年人以谷物為主,每天250-400克,每天攝入高蛋白食物,在平時的基礎上加量。適量多飲水,每天不少於1500ml。特殊情況時,比如慢性消耗性基礎疾病患者,建議增加腸內營養劑,每天額外補充不少於500大卡。
2.少鹽少油控糖限酒,每天食鹽不超過6克,每天烹調油不超過30克,糖每天控制在25克左右。尤其是居家期間一定限酒。
3.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食材一定從正規渠道購買,烹飪食物時盡量做到生熟食品要分開,處理生食和熟食之間要洗手,最好不要食用生冷食物,家庭用餐也建議分餐制或使用公筷。
4.另外,由於目前戶外活動較少,建議補充維生素D,適量補充復方維生素、礦物質等。
三、合理的室內運動
1.運動時間、類型、強度需要根據本人的身體狀況和既往的生活習慣、運動方式自行選擇,選擇適宜的方式進行適當的運動。
2.健康人群需要保持攝入和運動量平衡。每天鍛煉累計時間1小時左右。有健身器材的家庭,要充分利用器械進行有氧鍛煉;無器械的家庭可選擇瑜伽、體操、仰臥起坐、啞鈴等項目,也可以達到很好的鍛煉效果。
3.居家運動應注意以下事項:避免缺氧,量力而行,運動強度因人而異;運動前後應進行活動活動和放松,避免受傷;注意控制聲響和幅度,避免影響他人休息;運動需循序漸進、貴在堅持。在有效的運動范圍內,運動強度的大小與心率快慢呈線性關系,臨床上常用170減去年齡作為運動中的適宜心率。運動後達到身體有發熱感,微微出汗,稍感乏力而休息後即可恢復的狀態是最適宜的。
四、保持良好心情、放松身心
1.正確認識疫情,關注官方網站疫情消息,了解官方媒體報道的信息,不要捕捉負性的信息,讓自己做好應對的准備。接納負性情緒,積極改善情緒,合理地認知所處環境,纔能保證心情愉悅。
2.學會放松訓練,深呼吸、蝴蝶拍都是較好的放松訓練,同時想象比較舒服的情景或畫面,並注意節奏,有利於促進血液循環和氣流交換,讓我們全身放松。
3.尋找他人幫助,合理宣泄情緒,當我們自己無法改善自己的情緒時,還可以去尋找一些外部資源。與家人、朋友多關愛,多溝通,多討論,向他們傾訴我們的煩惱,尋求他們的幫助,必要時也可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
五、其他注意事項
1.記下所在轄區發熱門診的地址和電話,居委會工作人員的聯系方式,家中備有體溫計。
2.有慢性疾病的人和老年人更要加強健康狀況的檢測,不能隨意停藥,出現身體不適需要及時就診,不要延誤病情。要相信就醫環境的安全,也要熟悉就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