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搜 索
【新春走基層】龍江森工:寒冬忙不停
2021-01-30 07:09:0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徐艷秋 劉憫 馬洪亮 馬一梅 李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為『小食堂』備餐。

  木耳菌包生產忙。

  變廢為寶。

  黑龍江日報1月30日訊 為野生動物設置野外『小食堂』、為新一季木耳種植開足馬力、為節約成本修舊利廢……寒冬裡,龍江森工人很忙。

  為奮力實現『十四五』開好局、新征程起好步,龍江森工集團旗下的各個林業局有限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對生態保護和產業發展等絲毫不放松。

  開設野外『小食堂』野生動物餓不著

  進入冬季,山裡的野生動物往往會陷入覓食難的困境。為幫助它們度過嚴寒冬季,綏陽林業局有限公司三岔河林場為這些野生動物開設了野外『小食堂』,在補飼點投喂食物,解決『特殊食客』數量多、食物匱乏的難題。

  三岔河林場嚴格按照保護野生動物的相關要求,建立保護、求助、查處機制,加大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力度和巡護力度。巡護隊員們經常驅車前往為野生動物們專設的『小食堂』,將准備好的玉米、白菜、豆荄、鹽塊等食物,布置在『小食堂』內,並細心地為它們掰開白菜葉,方便它們食用。

  『野生動物們特別喜歡小食堂裡的食物。把食物放在「餐桌」上,大概兩天左右,野生動物就會循著味道來,沒多久就會被它們「掃蕩一空」。』巡護員們告訴記者,看到這些可愛的生靈能夠在森林中自由生活,大家冷點、累點都是值得的。

  資源優勢變產業優勢 木耳菌包生產忙

  冬季本是閑暇時節,可東方紅林業局有限公司青山經營所木耳菌袋加工車間卻是一派忙碌的景象,種植戶們正開足馬力生產木耳菌包,為新一季木耳種植生產忙活得熱火朝天。今年青山經營所預計木耳種植能達到80萬袋。

  記者在青山經營所生產加工車間裡看到,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工人們添料、澆水、拌料、裝袋、搬運,有條不紊地忙碌著。種植戶們運用先進的種植技術,嚴控種植各個環節,每道工序都管理到位。一個個菌包整齊擺放在鐵架子上,被推進高溫倉裡滅菌,之後,菌袋通過冷卻傳送到無菌接種室,數十個工人圍坐在接菌機器下嫻熟地操作,在接菌燈下為菌袋接入菌種,工作現場井然有序。

  青山經營所憑借著地域優勢條件,大力發展黑木耳產業,全力打造黑木耳產業鏈,把資源優勢變成產業優勢,職工群眾捧上了金飯碗。

  『林業局和經營所給了我們很多支持和幫扶,無償提供了菌包廠生產車間,這更加堅定了我們種植木耳的信心。我們生產的木耳肉厚耐嚼、韌而不硬,口感極佳,銷路不愁,黑木耳成了我們增收致富的「金疙瘩」。今年不僅要加大黑木耳種植數量,我還要發展元蘑種植。』種植戶修希曉對記者說。

  菌包場工人方長彬高興地告訴記者,他在菌包廠乾了好幾年,以前常常要跑到外地去打工,拋家捨業的滋味不好受。現在,家門口有了木耳種植產業,不出家門就能掙到錢。

  『木耳種植是短平快的項目,也是職工的儲存卡。青山經營所大力發展木耳種植,今年還要大力發展中藥材、靈芝、冷水魚、薇菜、蟾蜍等特色產業,為職工群眾鋪就一條振興林區快車道。』青山經營所主任張吉斌對特色產業發展充滿憧憬。

  加強管理節約成本 修舊利廢『揀』出效益

  『叮當,叮叮當……』走進穆棱林業局有限公司街道辦事處維修車間,只見焊槍飛舞火花四濺,打鐵的聲音此起彼伏。

  『要調整好焊接角度,把重力最大化地集中在鏟刃上,這樣制作出的破冰鏟,環衛工人用起來纔會更加順手。』維修隊隊長賈應科不時地提醒大家要嚴格按照技術要領制作冰鏟。

  由於今冬降雪量大,導致轄區很多路面結冰,破冰鏟的需求量大增。穆棱林業局有限公司街道辦事處維修隊利用廢棄鐵板,加工成破冰鏟。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街道辦事處的維修隊員還積極開動腦筋,拆解廢舊設備零部件,大到上千元的軸承、小到幾元錢的螺絲帽,重新加工,變廢為寶。

  除了日常的維修工作,維修隊還大搞技術革新。『破冰滾』清冰面積大、效率高,但成品價格昂貴。為此,他們邀請退休技師做指導,利用200多塊邊角鐵料焊制出『破冰滾』。

  就是這樣,穆棱林業局有限公司街道辦事處精打細算,從修舊利廢中『揀』出效益,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2022新春走基層

【專題】新時代 新征程 2022新年快樂

【專題】新春走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