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搜 索
大力推動旅特食品產業發展 打造牡丹江市經濟新支點
2021-02-04 10:21:30 來源:牡丹江新聞網-牡丹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2月4日訊 旅游購物是整個旅游業態中最大的變量,市場化程度最高,也是擴大旅游總收入最有潛力的要素,而特色食品已經發展成旅游商品中的主流。我市特色農林產品富集,品質優良,十分適合發展旅游特色食品深加工產業,但目前發展緩慢,同時我省在此方面也是一塊短板。對於旅游商品相關產業發展認知不足,缺少相關發展規劃和統一協調指揮;旅特食品開發層次較低,市場定位不清,不能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年齡、不同喜好的游客的消費需求;缺少知名品牌,附加值不高,質量安全監管、食品檢測認證等相關體系不夠完善;缺少銷售旅游商品的綜合市場或特色街路。

  建議抓住舉辦旅發大會的難得契機,抓住旅游產業發展中的購物環節,推動特色食品深加工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為我市旅游產業長遠發展建立更牢固的支橕點。

  一、加強政策扶持,做好產業規劃。要高度重視,積極樹立大旅游理念,把旅特食品深加工產業項目在旅發大會中單獨列出;認真落實現有各項優惠政策,研究制定發展旅特食品的配套政策;借旅發大會的有利契機推進多部門、多行業聯動,建立健全旅特食品產業化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進一步加大對旅特食品深加工企業的扶持力度;要從特色食品深加工與旅游業產業融合、協同發展的角度做好產業發展規劃,調整優化產業發展結構,保證規劃與行動一致,並積極營造優良營商環境。

  二、完善基礎設施,成立專門園區。積極打造如成都錦裡一類的城市內景點式旅游購物商業街,對我市八女投江廣場、朝鮮民族風情街進行整體商業化改造,並探索創建滿族風情小鎮;開展旅游商品進景區、進旅游集散地行動,如在橫道機車庫、東北虎園、三道關等景區附近闢建綜合購物場所;在現有經濟開發區和工業園區中以『園中園』的形式設立『旅特食品產業園』,對國內外有影響的大型食品深加工企業或集團開展有針對性的招商引資;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功能建設,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引導和支持現有食品深加工企業向旅特食品方向轉化;鼓勵支持食品機械、裝備制造、印刷、包裝、食品物流等相關產業發展;迅速搶佔我省生產銷售旅游商品市場並輻射東三省,打造東北旅特食品加工業基地。

  三、深挖特色資源,培育優良品牌。要充分挖掘我市具有歷史文化和民俗的特色食品,並將其打造成我市旅游標志性商品,如打造以沙琪瑪、辣白菜為代表的滿族、朝鮮族食品大品類;盡快收集整理出我市特色物產資源名冊,並向全社會征集開發意見,以縣域為單位深度開發旅特食品;要以游客為導向,注重產品包裝設計和營養口味,設計開發如即食山珍、松茸醬、虹鱒魚片、分裝大鵝等旅特食品;由市政府牽頭打造我市特色『公共品牌』,向全市征集並借旅發大會向外界推出;鼓勵和支持龍頭企業申報中國馳名商標、名牌產品、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制定旅特產品目錄並每年定期更新,對每年新入選我市旅特產品目錄的旅特食品及生產企業給予一定獎勵;積極搭建工商對接平臺,推動我市旅特食品進入各大商場和連鎖超市;鼓勵支持旅特食品深加工企業參加各類展銷、旅游商品大賽等活動,並在展位費上給予適當補貼。

  四、依托北藥基地,開發旅特保健食品。要充分利用好我市獨特的地理優勢,依托整個長白山脈北藥種植基地,拓展開發適合旅游購物的特色保健食品。如沙棘、五味子、刺五加等食藥兼用品種,能夠開發出果汁、代茶飲、果酒、果乾、果糕和餅乾類休閑食品等數十種旅特食品。鼓勵支持食品深加工企業和制藥企業交流合作,依托制藥與科研優勢,加快推進提取物、飲片等產品研發,開發高附加值保健食品,如黃?、西洋參、雪蛤等,可以開發北?茶、參茶、即食雪蛤等高端旅特食品。

  五、加大宣傳力度,打造旅特網紅食品。要充分利用機場、車站、街路、公園、廣場等地的廣告牌擴大宣傳優質旅特食品;通過舉辦旅游商品創新設計大賽,以及依托馬拉松、美食季、啤酒節、攝影展等節慶活動宣傳推廣;通過網絡直播等形式打造旅特網紅食品,如廣西柳州螺螄粉、四川閬中張飛牛肉等,通過網紅宣傳暢銷全國,直接拉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在舉辦旅發大會時加入旅特食品的宣傳內容,如可以迅速轉化為旅特食品的北味即食黑木耳、華譽香腸、花食戟玫瑰露酒等。

  六、健全完善質量安全監管、食品檢測認證等相關體系建設。要嚴格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准入制度,建立『旅特食品專門質檢中心』,建立全過程質量安全控制體系和產品生產追溯體系;引導和鼓勵食品企業開展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有機食品認證、綠色食品認證和建立HACCP質量安全體系;實行企業誠信『紅黑名單』制度,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犯罪行為,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誠信發展氛圍,讓游客買的安心、買的放心,不斷放大旅游商品的長尾效應。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