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搜 索
牡丹江: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 助力旅游業提檔昇級
2021-02-04 10:21:30 來源:牡丹江新聞網-牡丹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2月4日訊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將綠色發展上昇到了更新的高度,在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為旅游業可持續發展帶來新的機遇。近年來,牡丹江市立足獨特資源和優勢一以貫之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理念,集內智借外腦,夯實硬件基礎,提昇軟件水平,在旅游業發展上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農工黨結合工作實際,對我市旅游業綠色發展現狀進行了調研,發現存在著一些制約。主要為:一是從發展理念看,綠色發展核心理念還需再提昇。綠色發展理念已經融入整合提昇鏡泊勝景、渤海古國、林海雪原、口岸風情『四大旅游板塊』全鏈條之中,但也存在重牌子、輕行動,重形式、輕內容等現象。二是從管理體制看,綠色發展管理體制還需再優化。在當前對生態環境約束越來越嚴格的形勢下,開發生態旅游資源,面臨文旅、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林草、農業農村、城鄉建設等多個部門的管理局面,限制多,審批復雜,統籌管理協調機制尚不完善。另外,旅游產業投入高、產出慢、門檻高、限制多、周期長等現實問題制約發展,旅游企業融資、政策等難題尚需解決。三是從開發模式看,綠色發展全鏈條模式還需再完善。我市旅游開發,多以本地自然景觀為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缺乏創新、立體、多方位的延伸開發,沒有全面形成以點帶面全鏈條發展模式,無法滿足游客多樣化需求;游客停留時間短、深度體驗效果差、綠色發展動力後勁不足的短板還需進一步補齊。四是從環境保護看,『非綠色』發展問題還需再管控。個別旅游開發企業對綠色發展重視程度還不夠,景區還存在資源消耗過大、粗放式發展等現象;部分游客環保意識較薄弱,旅游過程中存在污染和破壞環境的行為,綠色旅游理念還需加強。

  目前,我市需緊抓承辦第四屆全省旅發大會的有利契機,結合『一區三線』『四大板塊』的推進思路,將綠色發展理念厚植於旅游產業發展全過程,實現『舉辦一屆旅發大會,提昇一個大會承辦地』,全面推進旅游業提檔昇級。為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理念要體現『科學性』。綠色發展是建立在生態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約束條件下的新型發展模式。我市發展旅游業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觀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整體系統觀,堅持底線思維,恪守生態環境保護紅線,以不破壞生態環境、不浪費資源、不搞粗放型、低水平和重復建設為前提,減少或避免旅游資源開發對生態環境帶來的污染或破壞。

  二是監管要突出『引導性』。從政府及相關部門層面看,結合『放管服』改革的有關要求,為企業提供必要的政策服務、財稅支持和配套設施建設。履行旅游資源開發監管責任,建立綠色發展政策體系和管理機制,引導管理旅游產業依法、依規、有序發展,營造旅游產業綠色發展的良好環境。從群眾層面看,讓綠色發展理念進社區、進校園、進家庭,提高全民生態文明意識,實現我市旅游產業綠色發展全民參與。

  三是體系要實現『完整性』。旅游業綠色發展體系應有完整的旅游產業鏈條。拓展旅游業發展空間,一方面以吸引游客為主要目的,圍繞『一區三線』觀摩路線,因地制宜發掘、培育、建設『湖林雪邊俗特紅』七大特色旅游資源,將紅色文化、闖關東文化、中東鐵路文化、渤海國文化、民俗文化等融入其中,賦予景區內在靈魂,具有獨特吸引力;另一方面對旅游全鏈條配套設施進行統籌規劃和建設,注重完整性,獨特性,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

  四是過程要倡導『適度性』。對於旅游開發和游客旅游,一方面旅游開發要永續利用,在保護的前提下進行開發,通過開發促進保護。旅游開發的理念模式、環境承載力設計、游客流量控制和調整、旅游設施建設、旅游產品設計等方面,保持底線思維;另一方面倡導游客簡約適度綠色消費,在提昇游客體驗性的同時,食、住、行、游、購、娛等各環節都做到低碳行、保環境、綠消費、節能源、少污染。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充分利用籌備旅發大會的平臺,全市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進一步深挖和豐富旅游業綠色發展的內涵,摒棄粗放式發展模式,大力倡導生態旅游,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引領旅游業提檔昇級,開拓牡丹江市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