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人民日報關注黑龍江?護好黑土地 增產又增收
2021-02-04 19:11:10 來源:龍視新聞聯播公眾號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差距可真不小呀!別看同一片地,道北是保護區,道南是非保護區,產量多少大不同。』站在田埂上,說起黑土地保護帶來的好處,劉春生滔滔不絕。

  劉春生是黑龍江省海倫市東興現代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他腳下的黑土地,位於中國東北松遼流域寒地黑土核心區。

  『對我們農民來說,黑土地就是命根子。曾經有一段時間,土壤板結得厲害,踩上去邦邦硬不說,顏色還發灰,黑土地都快變成「灰土地」了,看著都心疼。』作為土生土長的當地人,劉春生對黑土地感情頗深。

  2018年,海倫市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實施黑土地保護利用整建制推進試點縣,實施面積50萬畝。東興合作社的2000畝地也成為試驗田,由政府組織經營主體實施耕地輪作制度,增施有機肥,並通過深埋還田等方式提高有機質含量。

  『經過幾年保護,地力明顯提昇,糧食收入增加了5到8個百分點,合作社的2000畝試驗田總共增收將近14萬元。黑土地回來了,我們的日子也越過越好啦!』提到增產增收,劉春生很激動。

  在海倫,很多農民和劉春生一樣因黑土地保護而受益。『保護區內,實行秸稈還田、有機肥培肥和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先示范再推廣,探索適合的技術模式。』海倫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姚宏偉介紹,實施黑土地保護利用技術模式與常規耕作方式相比,玉米畝均增產50公斤,大豆畝均增產22.2公斤,水稻畝均增產40公斤,達到了減肥增產的效果。

  全市50萬畝耕地,涉及83個村、142個地塊、70個經營主體。實施面積大、涉及鄉鎮多、經營主體廣,如何保證項目順利實施?

  海倫市農業農村局黑土地保護項目辦公室主任劉向波介紹,為了解決聯動不暢、信息傳遞慢等問題,海倫在項目管理上構建了網格化管理模式,形成了市政府主導、農業農村局具體負責、鄉鎮落實、經營主體實施的四級聯動工作格局。

  『把耕地保護指標落實到鄉、村、農戶,逐級進行檢查驗收,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也保障了項目的實施和驗收。此外,我們結合實際,制定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目標考核責任指標,讓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得到落實。』劉向波說。

  『我們合作社經營的1.4萬畝大豆,有80%在保護區項目裡面,由市裡給統一規劃。』海倫市海北鎮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杜振濤說,這幾年,村民們保護黑土地的意識越來越強,『收益擺在眼前,大家對保護黑土地這件事兒越來越發自內心地認可。大家知道,保護好黑土地,日子會越來越好!』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