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大煙兒炮、熱炕頭、啃凍梨、包餃子……滾燙的鄉情在冰雪中熱氣騰騰。如今,為了疫情防控穩定有效,更多在外務工的龍江人選擇了就地過年,暫停了返鄉回家的腳步。

43歲的沈洪亮是一名退伍軍人,家住佳木斯市郊區敖其鎮永和屯,幾年前來到無錫,成為了一名小區門衛。妻子高艷華隨他一起來無錫打工,16歲的兒子在東北老家和奶奶一起生活。
疫情防控以來,沈洪亮的工作異常忙碌,每日幾百戶居民來往掃碼測溫、進出車輛登記檢測,12個小時一換班,每班崗下來,沈洪亮都是筋疲力盡。雖然辛苦,但只要能為防疫做點事兒,為居民守好家門,他就感覺特別光榮。
『今年,咱不回東北過年了,就在這兒安心上班,把工作乾好,不給老家丟臉!』沈洪亮和妻子早就商量好,今年過年就留在無錫,這份篤定,源自家鄉的溫暖。

為了讓百姓過一個溫暖平安的新年,佳木斯市郊區通過『走千企訪萬戶』,全面排查在外務工郊區人、在郊過年外地人和城鄉低保、五保、特困、殘障等群體,並把精心備制的『安心過年』大禮包送給他們。沈洪亮家就在被關愛的隊伍裡。

『兒子,今年過年別回來了,這疫情期間吶,咱不能給國家添麻煩,不用惦記,家裡都挺好!』
『爸,媽,鎮裡和村裡的叔叔阿姨來看我們好幾次了,給我們送來了米面油,還有學習用品,你倆在外照顧好自己!』
凌晨5點,沈洪亮一家人在微信視頻中相見,雖隔千裡,卻一點不覺得遠。
千裡之外,同樣被溫暖的,還有王鐵。王鐵也是佳木斯市郊區人,目前在北京的一家物流公司做裝卸工。為響應號召,今年過年也不回東北了。

『大娘,今天是小年兒,給您送餃子來了!王鐵回不來,這個年,我們陪您過。』臘月二十三一大早,王鐵家的小院兒就被一群志願者擠滿了。煮餃子、貼窗花、扭秧歌,一個熱氣騰騰的『年』,在84歲的老人眼裡閃著晶瑩。
焦紅梅在鄉鎮從事婦聯工作,組建了這支『巾幗』志願服務隊,為的就是把家裡的老人和孩子照顧好,讓他們在外工作沒有顧慮,安心過好年。
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像沈洪亮和王鐵一樣在外務工就地過年的人還有很多,為降低人口流動導致疫情傳播的風險,他們選擇了堅守崗位,異地過年。
一個個在外務工的家鄉人,一份份牽腸掛肚的鄉愁,一次次走訪探望真情相助,一汩汩老家親人的溫暖力量。這力量,讓離家在外的親人們,堅定前行,永遠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