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讓思念化作祝福 寄給遠方的親人
2021-02-09 11:19:16 來源:牡丹江新聞網-牡丹江晨報  作者:艾俊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盧影。

  王佩佩和丈夫李兵。

  東北網2月9日訊 如果不是因為疫情,王佩佩和丈夫是無論如何都得回安徽老家過年的。

  2月4日,農歷小年,天兒乾冷乾冷的,王佩佩和丈夫李兵在新安街農貿市場外面的乾果攤前忙碌著,倆人都穿著厚厚的,幾乎一樣款式的棉衣,戴著帽子和口罩,只露出眼睛周圍的面頰,常年在外面風吹日曬,兩口子臉上都帶著『高原紅』,更增添了幾分朴實和憨厚。

  快過年了,小攤的生意也比以前好了許多,雖然今年生意不如往年,但是一想到剛來牡丹江那會兒,王佩佩覺得挺知足。20年前,她和愛人是奔著大姑姐從安徽亳州一個小縣城來到這個城市,從陌生開始慢慢熟悉這個城市,從過客變成了這個城市的主人。20年的時間,小攤床漸漸變成了大攤床,出租房變成了溫馨的家,兩口人變成了四口人,王佩佩有一種成就感。這種成就感不僅僅是在異鄉打拼的回報,更源自於對生活的熱愛。

  平淡日子裡的油鹽醬醋茶,忙碌工作中的進貨、點貨、賣貨,讓她暫時忘卻了對故鄉的思念,每年只有在這個時候,鄉愁纔越來越濃。『如果沒有疫情,今年我是必須回去的。』王佩佩說,今年她和丈夫都40歲了,父母年歲也越來越大,每年過年,她都要和丈夫帶著兩個兒子回去住上一段時間,看看老家的父母和姐弟,可今年,他們不打算回去了。說著話,王佩佩的眼圈紅了,淚水充盈到了眼眶。她迅速地轉過頭去,平整了一下心情,接著說,想給他們拜個早年,祝願父母身體健康,這一切都會過去的,對!會過去的!

  在王佩佩的乾果攤對面,48歲的盧影在乾調店裡招呼著顧客,此時她的心情如同店裡的乾調——五味雜陳,有焦慮、有思念、有祝福,更有期盼。

  對於十多歲就跟著哥哥從安徽來到牡丹江的盧影來說,已經在第二故鄉有了自己的小店,有自己的愛人和孩子。如今老家的父母已經不在,只剩下哥哥姐姐了,可是每年春節,她都要跟著全家人回到老家,見見家鄉父老,與兄弟姐妹們團聚。

  『因為疫情,我們已經兩年沒有回老家過年了。』盧影說,以前過年,她和在牡丹江的哥哥,兩大家子人,拎著大包小裹回老家過年,別提多高興了。一年就這麼一回,與兄弟姐妹團團圓圓就圖個熱鬧,可如今不打算回去了,多少有些遺憾。

  戴著口罩,盧影眼中掠過一絲沮喪,不過很快又亮了起來。『今年我們可以視頻拜年。』盧影說,國家建議就地過年,咱就響應國家號召,不給國家添麻煩,團聚也不只有在春節。今天是小年,這天兒還真挺冷,過了今天就好多了。春天已經來了,等到春暖花開,寒冷的日子結束了,我們再相聚!

責任編輯:宋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