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0日訊 2020年,經初步核算,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5.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2%,經濟運行走出逆勢奮進的上揚曲線,完成了全年GDP增速由負轉正的預期目標。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16.4億元,同比增長2.1%;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1.2億元,同比下降3.3%;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27.6億元,同比下降0.2%。全市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39.4:17.4:43.2。
一、糧食生產再獲豐收,蔬菜食用菌增長較快
克服疫情的影響,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總產量達到88.6萬噸,同比增長3.6%。其中,玉米產量26.8萬噸,同比增長18.9%;大豆產量26.5萬噸,同比增長2.0%。蔬菜食用菌增長較快,全市蔬菜食用菌面積1532.9公頃,同比增長12.5%,產量11.2萬噸,同比增長18.5%。
二、工業生產穩步回昇,制造業較快增長
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5.2%,比最低的前7個月回昇14.1個百分點。從企業看,建龍西鋼生產穩步回昇,11月份當月產值增速實現由負轉正,11月份、12月份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39.3%、22.9%;鹿鳴礦業9月中旬恢復生產,產值實現穩步恢復,11月份當月產值增速實現由負轉正,11月份、12月份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73.6%、28.8%;從行業看,全市規模以上工業16個行業大類中3個行業實現正增長,11個行業降幅收窄。
三、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回昇,降幅不斷收窄
全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8.4%,降幅比上半年(-39.8%)收窄31.4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8.7%;第二產業投資同比下降24.0%;第三產業投資同比增長0.3%。伊春市基礎設施投資增長較快,全年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9.8%,佔全市投資總額的比重為53.3%,拉動全市投資增長4.4個百分點。新建鐵力至伊春鐵路項目今年順利開工建設,當年完成投資2.5億元。生態保護環境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工程項目,本年完成投資11.3億元。
四、創新驅動助力發展,科技型企業數量和質量實現雙提昇
科技創新日趨活躍,為全年經濟回昇作出積極貢獻。對照國家中小企業評價辦法,加強申報流程輔導,57戶企業通過評價進入國家中小企業庫,較上年新增13戶,增長率30%。制定了《伊春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任務推進工作方案》,確定14家企業作為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目標,為企業在專利數量、專利類別、研發項目、財務指標等申報高企硬指標方面提供意見和建議,力爭補足短板。原有6戶高企基本穩定,伊春藥業、北貨郎等7戶新增企業通過國家高企認定,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116%。鹿鳴鉬礦、建龍西鋼2戶企業進入全省百強企業行列。
五、消費市場加快復蘇,消費形勢逐步趨好
全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3.1%,降幅比上半年(-22.3%)收窄19.2個百分點,高於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9.1%)6個百分點,位居全省第4位。四行業銷售額(營業額)增速同上半年相比,降幅均有收窄。批發業增速比上半年收窄2.1個百分點;零售業增速比上半年收窄17.5個百分點;住宿業增速比上半年收窄34.6個百分點;餐飲業增速比上半年收窄22.5個百分點。全市限額以上20個零售商品大類中,15類商品增速較上月加快,6類商品實現正增長。同比增長前三名的零售品類分別是通訊器材類增長4.4倍、其他類增長68.8%和糧油食品類增長25.4%。全年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8.6%,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5.3個百分點。
六、貨物進出口保持正增長,利用內外資實現雙增長
預計2020年完成進出口6億元,同比增長60%,其中:出口完成2.0億元,同比下降29.1%;進口完成4.1億元,同比增長303.6%。伊春市外貿呈現『進大於出』的貿易逆差,對外貿易逆差達2.1億元。進口增長主要是受鐵礦粉進口拉動,出口下降主要是受口岸關閉、木材停伐、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市場不穩定等因素影響,木制品出口企業訂單大幅減少,同比降幅明顯。
全年全市新簽利用外資項目3個,合同金額同比增長577.2%;實際利用外資金額52.6萬美元(2019年實際利用外資為0)。全市新簽約省外內資千萬元及以上項目20個,與上年持平;實際利用內資35.7億元,同比增長0.5%。
七、財政收支繼續回昇,金融存貸款餘額較快增長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5.2億元,同比下降21.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198.6億元,同比增長13.4%。在財政收支平衡持續承壓的情況下,伊春市在民生方面投入力度不減,全市民生支出合計170.5億元,同比增長11.7%,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5.9%。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衛生健康支出、節能環保支出和交通運輸支出同比分別增長23.6%、31.9%、5.9%和157.7%。
據人民銀行伊春支行統計,截至12月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911.4億元,比上年增長15.1%;各項貸款餘額188.7億元,比上年增長14.4%。
八、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城鄉居民收入實現雙增長
全市就業超額完成預期目標。據市人社局統計,截至12月末,全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2310人,完成年計劃的111.9%;失業人員再就業7991人,完成年計劃的114.2%;就業困難人員就業3314人,完成年計劃的118.4%。實有城鎮登記失業人員16694人,同比增加118人,增長0.7%;城鎮登記失業率3.6%,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
伊春市市場供需狀況總體穩定,保供穩價措施成效明顯。全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2.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
九、市場主體不斷壯大,主要先行指標趨勢向好
隨著各項紓困惠企政策的落地見效,市場主體不斷壯大,為伊春市經濟發展積蓄了基本力量。截止2020年年末,全市各類市場主體6.6萬戶,同比增長6.6%,其中,企業1.2萬戶,同比增長8.4%;個體工商戶5.2萬戶,同比增長6.4%。全年全市工業用電量5.4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0.7%。全市公路貨運量完成602萬噸,同比增長0.2%,比1至11月份收窄2.7個百分點,呈持續收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