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業大隊崗位員工正在進行修井施工。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黑龍江日報2月18日訊 春節期間,百裡薩南油田機器設備轟鳴不停,橘紅色的身影穿梭不止。大慶油田采油二廠8000多名乾部員工主動放棄休假,日夜奮戰生產一線,用汗水書寫著堅守的故事,用分秒必爭的實際行動詮釋著『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崇高使命。
2月11日除夕,早會後,第五作業區采油43隊黨支部書記楊鈞濤就一頭鑽進食堂,和配餐員一起忙活大家的年夜飯,『要讓在崗上過年的員工吃出家的味道。』老家在湖北的楊鈞濤,平時很少有機會陪在父母身邊,從去年7月開始,他就計劃著春節回老家陪父母過年。春節前夕,他響應號召、退掉機票,毅然決定就地過年,堅守崗位。
11日18時,在第五作業區采油2-19隊,6號計量間中計管線發生穿孔。由於穿孔位置距離中轉站不到2米,只能靠人工挖掘尋找漏點。漏點找到後,搶修人員又連續2個小時跪在雪地裡焊接。牛年鍾聲敲響時,他們顧不上歇會兒,也顧不上拿起手機給家人拜年,一直堅持到凌晨2時30分。
12日大年初一10時,在第一作業區一口井的回油管線穿孔現場,焊花飛濺,弧光閃爍……只見該區維修隊電焊工程玉慶站在冰水裡,時而俯身、時而側臥,厚厚的棉工服被冰水浸透了,刺骨的寒風像刀子一樣刮著臉,他全然不顧。水蒸氣很大,電焊帽的鏡片根本看不清,他只能摘下電焊帽,焊槍一打火,強烈的弧光既刺激眼睛又烘烤皮膚,他就和另一名電焊工輪流焊接。春節期間,程玉慶連續7天堅守崗位,處理各類故障11井(次)。
平日裡修井沒有節假日的作業大隊,往年春節假期都延長至正月十五。今年春節,面對全廠產量形勢嚴峻的局面,該大隊機關和32個基層隊全體乾部員工主動放棄假期,大年初二即返崗恢復生產,將目標直指高產故障井。
13日大年初二,7時,作業大隊許多乾部員工提前來到單位換上紅工裝,飽滿的精氣神兒在紅燈籠的映襯下格外喜慶。作業小隊員工奮勇爭先,在24個施工現場奔忙,迎接新春的第一場戰斗;搬家隊車組整裝待發,以全隊之力保障搬家任務有序進行;特車隊洗井車、鍋爐車聞令而動,充分滿足前線施工隊伍需求。
采油二廠副廠長宋吉水帶領廠機關工作人員和作業大隊領導班子一道,深入現場為一線員工送去祝福、打氣鼓勁,監督質量、解決難題。
當天10時,在作業大隊作業10隊高188-60井施工現場,為提高修井效率,該隊4名隊乾部全部帶班頂崗。他們與配餐員組成臨時搶產小組,和班組員工共同進行施工現場准備工作。副隊長黃斌指揮搬家隊吊車將值班房、工具房擺放就位,和班組員工一起鋪設管杆橋、立井架、架繃繩;技術員郭振飛核實資料,根據井況監督洗井;隊長楊柏春在井口布置溢流坑,遇見堅硬的凍土層他就用身體壓在電鎬上增加鑽孔力度;黨支部書記肖燦和配餐員韓繼偉備好午餐後,換上工裝,頂著大風在井口周圍鋪設防滲布。
當天16時,第二作業區采油5-8隊一口井回油管線穿孔。該隊維修班青工徐書凡正站在冰水裡搶修,工靴已被油水浸透,但他揮舞鐵鍬的速度絲毫沒有減緩。他整個人都凍得僵硬,棉衣裡一身汗,棉衣外一層冰,工靴也凍得彎卷了。回到隊部,足足暖了10多分鍾,他纔把工靴從腳上拽下來。
徐書凡是2020年新入廠的研究生,春節前夕,他主動要求在崗過年,『這是我人生中第一個沒有和家人團聚的春節。』
14日大年初三,8時20分,在第二作業區采油4-9隊一處井場上,采油女工李興榮穿梭在抽油機、計量間、管線流程之間,巡井、看壓力、取樣、量油……
49歲的李興榮,自打1995年參加工作就在采油崗位,26年裡的每一個春節,她都是在崗位上度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