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大山深處守邊關 別樣春節別樣情
2021-02-24 10:57:48 來源:牡丹江新聞網-牡丹江晨報  作者:王安政 李樹明 王曉丹 顏鵬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2月24日訊 2月9日,農歷臘月二十八,東寧市公安局大肚川邊境派出所民警王智剛早早從家趕到派出所,檢查車況,點驗警用裝備,裝好給養物資,驅車前往60多公裡外的邊境重地——亮子川屯。

  鄉間公路崎嶇狹窄,覆有冰雪,時速不能超過50公裡/小時,再快就容易滑進路邊深溝。山裡風大,風裹雪的『大煙泡』時不時遮住擋風玻璃,路面浮雪打著旋散向一邊。『常年守邊巡邏,我們已經習慣了。』聚精會神駕車的王智剛,對這樣天氣和路況已見怪不怪。

  兩個小時後,王智剛在亮子川屯執勤住所下了車,卸下給養,向所領導電話報了平安,趕緊到院後抱柴生火,不然晚上屋子會冷成『冰窖』,沒法住人。

  23年前,王智剛警校畢業,分配到大肚川邊境派出所。從『小王』變成『老王』的這些年,每年他都會來亮子川屯幾次,巡邏踏查、宣傳法規、走訪邊民、調解矛盾糾紛……是他工作中的主要內容,如果一段時間沒去屯裡看看,他就會覺得心裡缺點什麼。

  亮子川屯歸石門子村管轄,是中俄界河瑚布圖河(綏芬河支流)發源地,與俄羅斯僅有一河之隔,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為了打造平安邊境,從派出所成立那一天起,歷代民警就牢牢『釘』在這裡,守土盡責。

  劈柴、生火,點著爐子,屋裡暖和起來,玻璃上的一層水汽,使得外面冰雪世界朦朧起來。『別看亮子川屯不大,但要沿著邊境前沿走一圈,沒幾個小時還真下不來。』簡單拾掇一下屋子後,王智剛帶著護邊員出發巡邊。

  這幾天,氣溫一直在降,山裡溫度更低,達到零下三十攝氏度左右。沿著鐵絲網走了不到半小時,王智剛的眉毛和帽子上就結滿霜花。遇到抵邊群眾,他會查驗健康碼和行程卡,進行身份登記,雙手凍得通紅。『手比腳抗凍,我腳上穿了兩雙襪子,不多穿點腳一會就凍麻了。』王智剛說,每次邊境巡邏,他至少要走上十幾公裡,已記不清走壞多少雙棉鞋。

  『看,這有一個套子。』說話間,王智剛在樹林旁發現一個離地不高的狩獵套,草木枯黃中,不仔細看還真難以發現。王智剛一邊摘套一邊介紹,亮子川屯位於東北虎、東北豹保護區內,隨著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山林間野生動物逐年增多,預防和打擊非法狩獵也是民警工作職責之一。

  雖然沒親眼見到虎豹,但不少民警都在巡邏中遠距離看到過野豬和黑熊。『常年巡邊踏查,夏秋最要提防的是蛇。野雞脖子、土球子、松花……品種繁多。』說起蛇多,王智剛講了一個真實故事,一個村民家中鬧老鼠,沒有貓怎麼辦,就近上山隨手抓條蛇扔在屋裡滅鼠。

  不知不覺,天色漸漸黑了下來,王智剛完成預定巡邏任務踏上歸途,因為『挨凍』,手機已經沒電,不遠處屯裡閃耀的燈光為他提供了行進方向。『馬上就過年了,越是這個時候越得防范有人非法越界,不能有一絲馬虎和懈怠。』時值隆冬,又臨近年三十,屯裡常住居民大多回到市裡過年,留下的主要是受僱做木耳菌的外地人,王智剛在巡邏之外,會挨戶走訪,宣傳邊境法規,發動護邊員和村民聯防聯巡。

  回到執勤住所,王智剛在爐中添加了燒柴,掛好衣服,准備開始做晚飯。『條件有限,執勤期間得自己做飯,這些年我們廚藝都進步不小。』王智剛一邊說著,一邊做起他最拿手的蘿卜肉湯,主食是來時從鎮裡買來的饅頭。簡單的一飯一湯,胃口快感消除了巡邏疲憊。

  爐中火光閃動,溫暖炕頭與寒冬夜晚相得益彰。王智剛說,以前燒爐子沒經驗,經常後半夜被凍醒後重新生火,從暖被窩中進入『冰窖』生火的滋味,沒身臨其境的人無法體會。

  夜色漸深,窗外山風呼嘯,屋內爐火劈啪,王智剛在燈下打開筆記本,記錄巡邏所見和工作建議。『現在這個住所也是臨時借用的,但以後執勤條件就好了。』在上級爭取下,東寧市投資二十多萬元在亮子川屯建起了警務室,支隊完善了水、電等生活設施,明年開春,民警執勤就能住上寬敞明亮的房屋了。

  王智剛一天的巡邏踏查,平凡而普通,但在大山深處的邊境前沿,這份融入家國情懷的平凡別具意義。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