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5日訊 『我今天分紅4500元,特別開心,村裡是真心為我們村民謀福利啊!』接過村裡的分紅款,龍鳳區前進村村民宋祥纔滿臉笑容地說。
農歷小年前一天,記者在前進村看到,村委會裡面有序擺放著20噸大米和303.4萬元分紅款。根據前進村產權制度改革以來的收支情況,由龍鳳區龍鳳鎮前進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董事會提議,前進村黨支部研究同意,經股東代表大會決議,按照確權確定的股份每股500元的標准為村民分紅。
合作社董事長魏井利說:『前進村共有股民2737人,共計6058股,一般60周歲的老兩口可以分到5000元左右』。
『我現在不用種地了,還能領到錢,而且當初土地流轉給合作社時也給了一筆錢,我養老不愁了。』村民范祥說。
『我在外邊跑運輸,將土地流轉給合作社,解決了我跑運輸種不了地的煩惱。』村民張宏偉一邊數著手裡的一沓百元大鈔,一邊樂呵呵地說。
據了解,前進村產權制度改革試點以後,村集體經濟進入了快車道,村帶頭人以創新的思維、超前的謀劃、務實的工作作風,繼續揚帆啟航,不斷實現鄉村振興。自2018年以來,該村不斷探索發展之道,通過聘請專家調研、外出考察、集體研究,確定了村域發展規劃:土地流轉、調整結構、集約管理、種植水稻,采用『黨支部+合作社+股民』的經營模式,原則是『股民只收益不受損』。
2018年,300畝水稻試種成功;2019年,建立育苗基地,整理並種植了2000畝水稻,同期建立『臻粒香』品牌,獲得優質大米,成立自家的水稻合作社,形成種植、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模式;2020年,3500畝水稻基地落地生根,連續三年創收近300萬元。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以來,累計流轉土地入社6000餘畝,並以500元/畝/年的標准,一次性發放至2027年,累計發放資金2000餘萬元,發放大米40餘噸。同時前進村本著多元化發展的道路,引進光伏發電項目年收入58萬元,集體加油站增收230萬元/年,新增地源增收50萬元,三勝泡、拌合站、原磚廠舊址招租、油田佔地等又增加多項收入,自合作社成立以後累計增收2000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