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搜 索
龍江殘疾人的驕傲!喬福軍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21-02-25 22:48:12 來源:東北網  作者:楊帆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2月25日訊(記者 楊帆)2月25日上午,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大會對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進行了表彰。黑龍江省共有29人被評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22個集體被評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其中,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泰來縣平洋鎮平洋村扶貧車間主任、肢體殘疾人喬福軍被評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喬福軍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喬福軍,肢體四級殘疾,泰來縣平洋鎮平洋村村民,5歲時因意外摔傷導致胸背部嚴重畸形,妻子劉宇佳從小患有先天性軟骨病,身高只有一米三,無勞動能力,行動離不開雙拐。2006年,喬福軍的母親確診患有乳腺癌,為母親看病他賣掉了唯一的住處並欠下外債,這個突如其來的意外讓本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家中還有雙目失明的父親和六歲的女兒需要照顧,而這個家庭當時所有的經濟來源僅靠6.2畝耕地的收入,完全不能滿足家中每月的日常生活支出。

  喬福軍曾是村裡的『老大難』,用當地支部書記的一句話就是『豆腐掉灰堆——吹吹不得、打打不得』,窘迫的生活,讓喬福軍有一些心灰意冷,感覺自己走投無路了,想過放棄生活,也有過輕生的念頭,但回頭再想想妻子和孩子,他還是選擇堅強地走下去。

喬福軍與妻子在車間工作。

  改變從2015年開始,全國上下吹響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角,平洋村人口有835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27戶,因病因殘致貧超過60%。2015年12月,通過個人申請、村組評議,喬福軍一家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喬福軍看到了希望,主動要求靠自己謀生存。他發展手工編織,靠雙手自食其力,用實際行動改變生活現狀。喬福軍用堅強意志和勤勞苦乾,把日子越過越好。

  2017年,駐村工作隊引進手工編織項目,當喬福軍得知消息的時候,他第一個報了名,開始學習車座墊編織。在培訓中,喬福軍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一心撲在學習上,起早貪黑研究編織技術,手上磨出了泡,手指被針紮到失去感覺,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導致下肢水腫,但他從未因此懈怠過,在喬福軍的心裡始終憋著一股勁,他暗下決心,學就學出個樣兒來。很快喬福軍掌握了手工編織的技能,辛苦灑下的汗水結出了甜蜜的果實,夫妻倆依靠手工編織在當年就掙了4000多元。

喬福軍在車間。

  漸漸地,他在6個車間當起了老師,為169名員工講解編織技巧,被聘為扶貧車間主任,帶領25名鄉親共同創業,攜手殘疾人一起致富奔小康。

  2018年,喬福軍因為編織技術熟練、組織協調能力強,被聘為平洋鎮手工編織基地管理員,這樣每月又增加了500元的收入。一家人搬進了管理員工作室,結束了多年來的租房生活。這一年,喬福軍一家人均收入7000多元,2019年人均收入12000多元。

  2020年是喬福軍收獲滿滿的一年,他學習了新技能,搭上了直播銷售的快車,把手工編織坐墊銷往全國各地,而他的故事也激勵了更多的人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喬福軍說:『感謝國家的好政策和各級組織的幫扶,感謝殘聯的關心與支持,我靠著自己的雙手脫貧了!』從『貧困』到『溫飽』再到『小康』,喬福軍信心更堅、乾勁更足,他還要帶領更多人一起致富奔小康。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