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國飯碗』提供最堅實保障
全省『十三五』農業農村發展工作綜述
黑龍江日報2月28日訊 這是砥礪奮進的五年,這是碩果累累的五年。
猶記得,2016年那個充滿希望的春天,習近平總書記踏上這片神奇的黑土地,作出指示:『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內容。』
猶記得,2018年那個稻谷飄香的秋天,在農墾建三江,總書記雙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長地說道:『中國糧食!中國飯碗!』總書記親切叮嚀: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
5年來,3700萬龍江兒女牢記總書記的關懷和囑托,扛穩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重任,以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為目標,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強省建設,農業農村發展取得顯著成效,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全省農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農業大省『十七連豐』護牢『中國飯碗』
作為農業大省和國家重要糧食主產區,長期以來我省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重要貢獻,近些年來更是糧食總產量、商品量、調出量都保持全國第一,成為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保證『中國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為『中國飯碗』提供最堅實保障,是黑龍江的神聖職責和使命。
站在『十四五』的起點上,回眸過去,一個個閃光的數字,記錄下我省農業發展一串串踏實的足印。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昇。2020年糧食生產實現『十七連豐』,糧食產能保持在1500億斤以上。水產品產量67.4萬噸,比2015年增長24.3%。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達8513.7萬畝,比2015年增長16.48%,佔全國認證面積的1/5。
——農業基礎條件不斷完善。截至2020年末,全省累計建成高標准農田8116.5萬畝。完成三江平原14個灌區田間配套工程地表水置換地下水面積622.35萬畝,完成高效節水灌溉建設面積371.3萬畝。農機總動力達到6775萬千瓦,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8%,高於全國28個百分點,穩居全國首位。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8.3%,高於全國8.3個百分點。主要農作物和畜禽良種覆蓋率分別達到100%和90%。
——農業生態建設成效明顯。紮實推進黑土地保護,累計落實黑土地保護示范區面積1000萬畝,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比2015年提高3.6%,耕地質量平均提高0.54個等級。農業『三減』高標准示范面積達5137萬畝。耕地輪作休耕試點面積累計達4050萬畝。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1.48%。畜禽糞污染資源化利用率達80.1%。
多途徑綜合施策鼓起農民『腰包』
農民富,則龍江富。
2020年我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6168元、同比增長7.9%,超過全國平均增速,比『十二五』期末增長45.7%。
發展縣域經濟是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2020年我省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和『十百千』培育行動。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1612家,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營業收入2961.3億元。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63%,糧食加工轉化率達68.3%。縣域地區生產總值佔全省地區總值比重達到43%,增速快於全省,對全省經濟正向拉動作用顯著增強。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農民增收的重要保障。我省20個國家級貧困縣和8個省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1778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62.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歷史性解決絕對貧困問題。
農業農村改革深入推進是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橕。我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任務全面完成,農業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省試點圓滿完成,全省有9983個集體經濟組織全部組建了股份經濟合作社或經濟合作社。農村土地確權登記全面完成,頒證率達96.7%。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到44.5萬個,帶動全省適度規模經營面積達1.35億畝,佔全省耕地面積的56.5%。蘭西土地托管經驗在全國推廣。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增品、提標、擴面,創新農業大數據金融服務平臺。農墾、森工改革進展順利,完成行政職能移交,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進一步深化,釋放了發展活力。
穩字當頭全面提昇農民幸福感獲得感
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都離不開農村穩定這個大的前提。
走過『十三五』,我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優化,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昇,社會事業蓬勃發展,鄉村治理更加有效,農民的幸福感獲得感顯著增強。
——農村集中式供水達到95%以上。全面完成抵邊村寨電網建設任務,農村供電可靠率、電壓合格率提高到99.8%和99.69%。農村公路總裡程突破12萬公裡,具備條件的建制村100%通硬化路。行政村光纖網絡和4G信號覆蓋率均超過99%。建立健全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保障長效機制,對全省28.38萬貧困戶住房已全部完成入戶檢驗。
——義務教育階段鞏固率達到99.3%,高於全國平均水平4.5個百分點。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專任教師本科以上學歷比例提高到57.3%。全省共有993個鄉鎮衛生院,共設10836個村衛生室,實現『一村一室』,配備19640名鄉村醫生,每千服務人口配備1.03名鄉村醫生,達到『每千服務人口配備一名鄉村醫生』的國家標准。
——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莊清洗行動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紮實推進農村法治、德治、自治『三治結合』,探索以城帶鄉社會治理新模式,鄉村治理能力得到提昇。全省村(居)法律顧問覆蓋率達98.7%,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85個,73個鄉鎮被評為省級文明鄉鎮標兵,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6608個,達到75%以上。加快建設農村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嚴厲打擊農村邪教組織、非法宗教活動、農村黑惡勢力,農村營商環境、治安環境、社會環境持續好轉。
走過極不平凡的2020年,全省『十三五』農業農村工作圓滿收官:農業增加值實現3438億元以上,佔GDP比重由17.4%提高到25.1%左右。糧食總產1508.2億斤,佔全國總產的11.3%,連續10年位居全國第一。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6168元,比2015年增長45.7%。
站在兩個五年的交匯點上,回望『十三五』,我省農業農村工作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邁上了一個大臺階。面向『十四五』,為『中國飯碗』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裝上更多優質『龍江糧』,使命光榮,任務艱巨,龍江兒女惟有繼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