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5日訊 2021年全國兩會開幕。聽民聲、匯民意,今年兩會,委員關注科技創新發展,依托重大技術裝備制造龍頭企業特色主導產業,支持哈爾濱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
堅持重大高端技術裝備自立自強
當前,高端裝備制造自主可控既是產業發展的大勢所趨,更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增強全球競爭力的勢在必行之舉。在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上必須要實現基本的『國內循環』。

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一重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明忠帶來的提案就關乎企業重大高端技術裝備制造的未來,關乎整個高端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前景。
劉明忠說,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當前存在的短板問題還十分突出,特別是缺乏集共性技術研究、中間試驗、工程化應用及產業孵化於一體的創新平臺,涉及國家安全和產業安全的高端材料卡脖子技術問題日益突顯,裝備制造業全鏈條協同發展不暢,產學研用融合度較淺等,這將嚴重制約關鍵核心卡脖子技術突破。急需在裝備制造業建設國家大型鑄鍛件技術創新中心。
對此,劉明忠建議,立足國家裝備制造業基礎能力再造需要,依托重大技術裝備制造龍頭企業特色主導產業,加強我國重大高端技術裝備研制能力建設,支持中國一重籌建國家大型鑄鍛件極限制造技術創新中心。
劉明忠說,裝備制造是工業的『母機』,而大型鑄鍛件作為裝備制造業的材料基礎,更是我國國防建設和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建設國家大型鑄鍛件極限制造技術創新中心,可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中抓住產業轉型昇級機遇,有效增強重大裝備對國防安全、產業安全和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橕和保障能力。
同時,建設國家大型鑄鍛件極限制造技術創新中心,可以將大型鑄鍛件產業前沿引領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研發與應用作為核心,組織產業鏈相關創新資源協同開展技術創新,著力攻克行業『卡脖子』技術難題,加快實現更多國產化替代。最終實現提昇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基礎材料研發制造能力,推動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支持哈爾濱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
『在國家層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區域創新體系布局方面,已批復的城市覆蓋了京津環渤海經濟帶、珠三角大灣區、長三角、西北和西南區域,尚缺東北區域城市。』全國政協委員賈德昌說,哈爾濱市作為東北地區核心城市之一,支持哈爾濱市建設發展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很必要,同時也具備較完備的科技和產業基礎與支橕條件。

賈德昌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特種陶瓷研究所所長,今年已經是他第八次參加全國兩會。多年來他一直潛心前沿科技的開發與研究,他認為,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正對世界經濟、社會進步和人民生活產生極其深刻的影響。
『哈爾濱市是國家重要的科研與高教、裝備制造、國家糧食與國家國防安全等重要基地。』賈德昌說,支持哈爾濱創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可促進裝備制造業昇級,也有利於推動人工智能賦能農業全產業鏈,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和儲備。
賈德昌認為,哈爾濱市科教資源雄厚,擁有50餘所高校和500餘家科研機構, 246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50個省部級以上重點實驗室,科研人員4.34萬人。在人工智能領域,哈爾濱市高校院所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基礎理論、共性關鍵技術、平臺建設、專業設備研發等領域有著堅實的技術基礎和優秀人纔儲備,為哈爾濱市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保證和人纔支橕。
對此,賈德昌建議,盡快批復哈爾濱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並幫助指導哈爾濱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這對於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理論技術新突破和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人工智能與哈爾濱市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培育黑龍江省乃至東北的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具有重要意義。(東北網綜合極光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