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厚植企業發展土壤 釋放市場主體活力
2021-03-08 09:11:4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曲靜 姚建平 薛婧 譚湘竹 王穎 蘇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建設中的深哈合作產業園。

  黑龍江日報3月8日訊 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更是一個地區的核心競爭力。今年全國兩會上,營商環境再次成為熱門話題。

  深化『放管服』改革,構建一流營商環境。圍繞政府工作報告,我省參會的代表委員們就如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釋放市場主體活力紛紛建言獻策。

  便捷高效政務環境讓企業更多時間跑市場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是影響市場主體活力與興衰的重要因素。

  全國政協委員張海華說,省委省政府連續幾年春節後迅即召開改作風優環境工作會議,以『鋼牙啃硬骨頭』精神整治營商環境,投資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知名企業家紛紛率團來黑龍江考察對接,發出『投資必過山海關』的積極信號,一批產業項目也相繼落戶,這充分反映了市場期盼、動向和信心。

  張海華說,改作風優環境是一場攻堅戰、持久戰,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我省要持續推動營造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助力打造更加優良的營商環境。紮實推進『一網通辦』,加快『數字政府』建設。以市場主體辦事便利化為導向,統籌推進『放管服』改革,實現各行政審批部門『流程再造』有機集成,做到『一套流程、一個窗口、一套做法』協同辦理,『辦事不求人』『最多跑一次』,並探索利用智慧化手段創新政務服務模式,實現『一次也不跑』。

  營造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可以讓企業更多時間跑市場。來自裝備制造業基地的全國人大代表李玉剛說,齊齊哈爾市全力打造『辦事不求人』的營商環境,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突飛猛進。2020年克服疫情影響經濟運行逆勢上揚,全市GDP增長3.5%,位列全省第一。他表示,下一步,齊齊哈爾將以『辦事不求人』為目標,以簡化流程、優化服務為重點,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釋放市場主體活力;以數字賦能為重點,推進政府數字化建設,進一步增強市場主體辦事便捷化;以強化全生命周期服務為重點,推動『坐堂等客』向『主動服務』轉變,進一步提昇市場主體滿意度,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制度創新便民利企磁吸企業爭過山海關

  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帶來了煥然一新的新龍江,尤其是隨著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獲批,我省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出臺一系列便民利企措施,激發釋放市場主體活力。

  張海華委員建議,我省要加快推進便民利企制度創新,充分發揮哈爾濱新區、自由貿易試驗區、沿邊開發開放試驗區、跨境經濟合作試驗區的先行作用,深化改革和政策創新一體考慮,探索推出一攬子實質性的減稅降費、寬領域的市場准入、柔性化的人纔引進等優惠政策體系,形成投資『窪地效應』。地方黨委、政府制定政策、優化環境,應站在企業和投資者的視角考慮問題,給他們更大話語權,廣泛征求企業和投資者的意見建議,切實提昇政策舉措的精准度和操作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全國政協委員周春玲建議,在制度創新方面,黑龍江要學習先進經驗,提昇政府服務企業能力。比如龍粵對口合作以來,雙方在產業項目、園區建設、自貿區和抗疫合作等諸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粵港澳大灣區在人纔、模式、產業和金融等很多方面與黑龍江互補,我省亟待抓住機會加強學習,讓龍江經濟再出發。

  全國人大代表田立坤建議,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我省應出臺自貿區稅收政策,參照發達地區比如上海自貿區的稅收政策。出臺人纔政策,可以參照粵港澳大灣區人纔政策,對落戶龍江的高端人纔給予高寒地區補助。此外,黑龍江的科教優勢突出,建議爭取在龍江舉辦國際賽事、國際重大會議。同時,希望國家重大項目轉移落戶黑龍江(非首都功能國家項目轉移),打造良好的乾事創業平臺。

  公平競爭透明環境釋放充足市場空間

  怎樣讓營商環境成為黑龍江的『金飯碗』?張海華委員建議,要促進打造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借鑒各地營商環境第三方評估經驗,紮實開展『萬家民營企業評價營商環境』活動,拓寬市場主體參與營商環境建設平臺渠道。完善市場主體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和使用機制,行政懲戒、司法懲戒、行業懲戒協同推進,精准實施聯合懲戒,打造『誠信龍江』新高地。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大力度推動相關改革,培育更加活躍更有創造力的市場主體。

  來自企業界的全國人大代表苗秀建議,要大幅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進一步削減不合理的前置審批和許可,減少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和產品強制性認證種類,縮短商標專利審查周期,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培育真正有利於制造業整體進步的良性創新環境,更好服務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建議政府組織有關部門,針對企業信息獲取渠道狹窄,甚至不了解政策,享受不到政策紅利等問題,梳理各項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服務平臺,實時發布最新政策和有效信息,並做好政策解讀等後續工作,打造公平競爭透明高效的市場環境。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2021全國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