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發布會@你 | 全國人大代表王金會: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取得新突破 穩固當好糧食安全『壓艙石』
2021-03-08 14:14:56 來源:龍視新聞聯播公眾號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3月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黑龍江代表團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以『聚焦新突破,奮力譜新篇』為主題,邀請7位黑龍江省全國人大代表介紹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黑龍江作為祖國大糧倉,『十三五』時期解決種源等『卡脖子』問題情況如何?未來五年在這方面還將采取什麼措施,更好擔負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重任?全國人大代表王金會就這些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發布會上,王金會代表說,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特征的新一輪農業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世界,種業是農業的『芯片』。黑龍江是農業大省,也是用種大省。『十三五』時期,全省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佔比接近90%,其中常規粳稻和大豆自主選育品種分別達到100%,畜禽核心種源自給率超過75%,良種對糧食增產、畜牧業發展的貢獻率分別達到45%和40%。重點抓了三件事:

  一是強化自主研發。應用先進育種技術,加大種子研發力度,常規粳稻、大豆、馬鈴薯育種處於全國領先水平,而且大豆、水稻、小麥全部為自主選育品種。

  二是建設繁育基地。建成國家級良種繁育基地16個,全省主要糧食作物常年繁種面積超過350萬畝,年生產農作物良種14億公斤以上。

  三是培育龍頭企業。全省農作物種子企業發展到430家,打造了北大荒墾豐種業、齊齊哈爾富爾農藝、黑龍江省龍科種業等3家國家級『育繁推一體化』企業,種子銷售額佔全省近40%。

  黑龍江省在『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要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取得新突破』,其中要把種業創新作為重點任務,統籌種業發展要素,集中資源力量,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確保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堅決端牢端穩『中國飯碗』。目標是到2025年,主要農作物自育品種種植佔比和畜禽核心種源自給率力爭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良種對糧食增產、畜牧業發展貢獻率分別達50%和45%。

  具體措施:

  一是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加強寒地作物種質資源庫建設,新建寒地微生物種質資源庫、畜禽遺傳資源基因庫和寒地果樹種質資源圃。

  二是加強科研平臺建設。發揮高校資源優勢,加強育種學科建設,搭建育種科研平臺,開展基礎性公益性育種研究,並采取科企合作、校企合作方式,推進產學研深度合作,參與商業化育種,培養育種緊缺人纔。

  三是加強育種新技術應用。主要依托北大荒墾豐種業生物育種研發中心,搭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通量生物育種平臺,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

  四是加強『卡脖子』技術攻關。多渠道引進種業人纔,采取『揭榜掛帥』的方式,開展農作物和畜禽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不斷提高種子品質和自給率。玉米主攻熟期適宜、高產、抗逆、宜機收品種,大豆主攻高產高油高蛋白、廣適品種。

  五是加強繁育基地建設。重點扶持國家級制種基地、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省級良種繁育基地以及南繁基地建設,擴大優質種子種苗、種群繁育能力。

  六是加強種業企業發展。支持北大荒墾豐種業、富爾農藝、龍科種業等有實力的種業企業,全面提昇育種能力和核心競爭能力。

  七是加強政策支持。建立連續穩定的投入機制,重點支持品種創新、試驗示范、市場監管、救災備荒種子儲備,為種業創新提供強有力的政策保障。

  總之,要在培育應用優質高產新品種的基礎上,積極采取穩定提昇糧食播種面積、擴大良種覆蓋率、優化種植區域布局、集成組裝新技術新模式、加快高標准農田建設、推進全程機械化、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等措施,促進良種良法良機良田結合,穩固當好糧食安全『壓艙石』,讓黨中央和全國人民放心。

責任編輯:宋蔚

【專題】2021全國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