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開局起步期,也是開創黑龍江省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局面的關鍵時期。
事實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做出『十四五』時期『推動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的重要部署,李克強總理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作出戰略安排。

新聞發布會現場。
為回應社會關切,黑龍江代表團在今年兩會期間舉行了一場線上的新聞發布會,特別邀請7位全國人大代表出席並『雲回答』媒體記者的提問。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黑龍江代表團新聞發布會的主題定為『聚焦新突破,奮力譜新篇』,媒體圍繞產業結構調整、鄉村振興、糧食安全、營商環境等話題向代表們提問。
調結構,『老樹』也能發『新枝』
東北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企業振興是基礎。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作出了『推進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的要求,再次為東北指明了主攻方向。
作為黑龍江的工業重鎮,齊齊哈爾市的『老字號』企業數量多、佔比大。『十三五』時期,齊齊哈爾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1%,這其中『老字號』企業的貢獻率超過70%。
當被問及昔日國之重要工業基地如何『老樹發新枝』時,全國人大代表,齊齊哈爾市委副書記、市長李玉剛向媒體表示,齊齊哈爾將圍繞12個重點產業,深入實施『百萬千』產業倍增計劃,聚焦產業鏈供應鏈優化提昇,加快建設4個『千字號』產業集群,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具體來看,齊齊哈爾緊緊抓住20個百億級目標企業和目標項目培育,到『十四五』期末,10戶企業突破百億級,10戶企業向百億級加快邁進;90%的園區突破百億級;70%的縣區GDP超過百億級。此外,當地市場主體年均保持10%增長,到『十四五』期末,市場主體總量突破40萬戶,其中企業突破6萬戶。

新聞發布會現場。
攻難題,糧食產量邁向1600億斤
作為農業大省,黑龍江省『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取得新突破,打造引領中國現代農業發展的龍江樣板。
有關鄉村振興和糧食安全的話題無疑成為這場發布會上媒體關注的焦點。
作為全省的『糧窩子』,綏化是黑龍江的農業大市。全國人大代表,綏化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子林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綏化是黑龍江的縮影。經過5年的不懈努力,黑龍江省又向農業現代化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他用一組數據來具體說明:2020年,全省糧食實現『十七連豐』,總產量1508.2億斤、佔全國11.3%,商品量佔全國八分之一,調出量佔全國三分之一。在『十四五』,黑龍江要把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高到1600億斤新臺階。到『十四五』末,要實現農業項目招商引資6500億元。
除了產量繼續提昇外,攻克種源等『卡脖子』問題,是擔負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重任。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人大農業林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金會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們黑龍江立志要打一場種業翻身仗。我們的目標是:到2025年,主要農作物自育品種種植佔比和畜禽核心種源自給率力爭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良種對糧食增產、畜牧業發展貢獻率分別達50%和45%。
除病根,營造國內一流營商環境有決心
營商環境一直以來都是東北振興的重要因素之一。
黑龍江省『十四五』規劃提出:要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實現新突破,全力營造國內一流的營商環境。這再次表明了黑龍江的信心和決心。
澎湃新聞注意到,一位來自北京的企業家代表在此次發布會上回答了記者關於黑龍江營商環境變化的問題。他站在民營企業的角度,切身感受到當地推進營商環境建設的力度之大、程度之深。
『「春江水暖鴨先知」』。環境好不好,企業最知道。』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建龍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張志祥告訴記者,回顧這些年建龍集團在黑龍江鋼鐵產業布局和發展,他感到這些成就的取得,與當地營商環境的不斷改善密不可分。
張志祥表示,近年來,黑龍江強力推進營商環境建設,找准病根,對癥下藥。比如,出臺《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使營商環境建設步入法治化軌道;深化『放管服』改革,簡化行政審批流程,大幅提昇政務服務便利度,解決了很多制約企業發展的問題。
他有3個非常深刻的感受:第一,政府法治化、市場化的治理能力大幅提昇。第二,誠信政府建設卓有成效。第三,服務企業的意識和能力顯著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