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0萬臺北斗農機裝備自動駕駛輔助系統項目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正式裝機投產。

這個位於佳木斯高新園區內的北斗農機自動駕駛系統生產線,采用『半散件組裝』的生產模式,系統內所需要的車載平板電腦、電動方向盤、衛星接收天線等組件,經過這條生產線的組裝和測試,就構成了一套完整的自動駕駛系統,而三江平原上正為春播蓄勢待發的大型農機具將率先裝備上這款來自北斗的智能中國芯。

國創佳木斯產研中心生產經理李涵介紹,『目前產品已經陸續發往周邊的農場和農機合作社裡,在緊張的安裝的過程中。我們的線上維護系統已經投入使用,我們可以通過線上的維護系統,觀測到我們農機實時的一個狀態。』

北斗農機自動駕駛系統由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與北大荒佳木斯區域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合作研發,是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在黑龍江省的首條北斗農機裝備生產線。這個系統所有的儀器、基站、零部件都在國內制造,相關數據自主收發存儲,安全和自主可控。安裝系統後,如同為鋼鐵機械賦予了生命,可以代替農民下地『乾活』。

國創佳木斯產研中心研發主管陳誠說,『設立完路徑之後,他點擊自動駕駛,我們的電動方向盤就會接管車輛的方向行駛,從而就實現了自動駕駛。』為確保換裝了中國芯的10萬臺北斗農機裝備早日投放市場,佳木斯市和北大荒集團提供了貼心服務。

『組建了這個專門的服務專班,為企業的生產生活,滿足企業的需求。』佳木斯高新區管委會經濟合作促進局局長宋佳欣介紹說。

北大荒佳木斯區域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副總經理劉振友表示,『下一步,我們通過與中國科學院微電子所等研發的院所,進行合資合作,解決核心技術的卡脖子問題。通過與國內大型的知名的農機企業進行合資合作,解決高端農機的國產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