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12日訊 11日下午,在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媒體見面會上,綏化市扶貧開發工作辦公室主任劉曉光,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黨委副書記、鄉長孫中馗等5名獲獎集體代表,分享了他們脫貧攻堅歷程中的寶貴經驗,並介紹了下一階段防止返貧工作的規劃部署情況。
據了解,在2月25日召開的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我省共有22個集體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參加此次媒體見面會的5名代表,一直奮戰在帶領群眾脫貧攻堅的第一線。
發布會上,綏化市扶貧開發工作辦公室主任劉曉光介紹,幾年來綏化市攻克了危房改造、飲水工程、看病就醫、發展壯大扶貧產業等一個個壁壘,實現了貧困縣全部高質量摘帽、貧困村全部高標准達到『一降三有三通』出列條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高水准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穩定脫貧。接下來,將進一步強化對易返貧致貧村、戶的監測工作,做到早發現、早乾預、早幫扶,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先後采取『政治關懷、綠色生態、赫哲民族旅游產業』等措施拉動經濟,於2019年實現全部脫貧。鄉黨委副書記、鄉長孫中馗說:『下一步我們繼續保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持續發展壯大扶貧產業,做好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帶著全鄉人民唱響新「漁歌」。』
省醫保局扶貧辦在精准扶貧上下足功夫,確保貧困人口參保一個不落,讓貧困群眾看病有制度保障;構建適度傾斜的政策體系,有效減輕貧困人口住院費用負擔;強化門診慢性病保障,減輕慢性病貧困人口用藥負擔;實行『一站式』結算服務,解決貧困人口墊資跑腿負擔等措施,有效化解了因貧致貧返貧風險。『下一步,我們將降低看病就醫成本,加強農村地區醫保經辦能力建設。』省醫保局扶貧辦二級巡視員張冰琦說。
王喜林是樺川縣蘇家店鎮集賢村黨支部書記兼村民委員會主任,該村是『中國食鹽加碘第一村』。脫貧攻堅以來,靠『黨建引領、發展產業、集賢育賢』等舉措,完成了由『傻子屯』向省級文明村的蛻變。『下一步我們要在鞏固舊產業、謀劃新產業上下功夫,在原有的三大產業、三小產業上下功夫,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觀光」新產業,打造一流的農村生活環境,增加鄉親們的幸福感!』王喜林說。
甘南縣霽朗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高永紅多年來緊跟政策,創新利益聯結『霽朗模式』,采取『帶地入社、年底分紅、優先用工、合作經營』等經營方式,以合作共贏為理念,引導農民致富。高永紅說:『鄉村振興為鄉村企業提供了新的舞臺。我們初步計劃新建一個10萬噸的倉儲庫,再新增一條大豆油生產線,進一步壯大企業規模,推動鄉村產業興旺;同時為建檔立卡戶和一般農戶提供一些新的就業崗位,幫助群眾解決賣糧問題等,促進農戶生活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