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勘察人員緊張工作。

勘察人員探討工作。
黑龍江日報3月15日訊 機聲隆隆,井架高聳,在綏滿公路松花江特大橋地質勘察現場,鑽探隊員身著厚厚的棉服和棉安全帽在井架旁忙碌著,一會抬頭看看鑽杆,一會低頭看看下進情況,設計人員取樣、記錄,為後期施工做准備。
三月的龍江春寒料峭,雖然冰雪還沒有徹底消融,但省公路勘察設計院的設計人員、地質勘察隊伍已經深入到項目一線。搶工期、抓進度、掀熱潮,到處是忙碌的身影。
松花江上鑽探忙
剛過完農歷正月初十,省公路勘察設計院工程地質處負責綏滿公路松花江特大橋地質勘察人員就陸續來到現場。『這個工點屬於跨松花江特大橋橋位,我們要搶在冰雪融化之前,把冰上鑽探完成,在松花江主水面上還有一些灘涂濕地,這些鑽孔也要搶先鑽完。』該項目負責人李星說。
在凜冽的寒風中,設計四分院院長宋清峻帶領技術人員對線路進行再精細勘察,他們查看控制點和地理坐標,核對高程、橫縱斷面等相關數據,臉被風吹得通紅。
作為省百大項目之一,新建綏滿高速公路哈爾濱過境段將建設一座跨松花江特大橋,並與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互通。宋清峻說,這個項目的測量主要是過松花江的一個縱斷面和橫斷面的測量,松花江特大橋的塔索高度不能超過臨空區需要的范圍,他們采取多個橋梁方案的比較,控制臨空區需求。
緊鑼密鼓趕工期
3月2日,記者來到五常市米家屯拉林河畔。前一天的降雪,為萬畝稻田地蓋上了薄薄的『棉被』,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現著光芒。站在河沿上,省公路勘察設計院設計一分院設計師李鐵虹與同事們正在進行鐵科高速公路初步設計的外業工作。
鐵力至科右中旗高速公路是《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中『橫一線』綏芬河至滿洲裡高速公路(G10)的聯絡線,貫穿了黑龍江中部以及吉林省北部地區,是連接黑龍江、吉林、內蒙古自治區三地東西向的一條重要線路。
『本項目終點位置定於五常市西北側4公裡,吉、黑省界拉林河靠吉林省一側的河堤大壩處,與鐵科高速吉林段起點對接。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了專家的評審,工期緊張,我們必須緊鑼密鼓地開展外業勘測工作。』李鐵虹說。
初春的拉林河畔,四五臺鑽機一線排開,省公路勘察設計院工程地質處注冊岩土工程師賈海峰說:『我們5米一個段位,各段都有細砂、粗砂之分,為了更好地探查拉林河大橋橋位地質情況,必須把這個活做細做精。』
航飛采集地形數據
『一定注意風力和高度,確保安全,預防炸機。』在伊春市金山屯區鶴伊高速公路工可研設計高空勘測現場,航測飛機起飛前,省公路勘察設計院路昇公司經理李鵬總要叮囑幾句。
正月十五,當人們沈浸在元宵節喜氣的氛圍時,李鵬帶著幾個人已經踏上了去往鶴伊高速設計現場的路上。為了使航飛的數據更加准確,他們用兩架無人機對路線進行拍照、錄像。10多名工作人員,有的操作飛機,有的布設相控點,有的處理航飛數據,現場忙得不亦樂乎。
『我們通過航飛,用GPS采集相控點的坐標,通過軟件把航飛的照片變成帶有准確坐標和高程的正射影像和模型,為地形圖描繪和設計方案合理性提供可靠的依據。』李鵬告訴記者。
全長164公裡的鶴伊高速,作為新設路線,經過可研對比,要翻越7座高山,設計7座隧道。作為小興安嶺的餘脈,這裡山高坑深,荊棘叢生,李鵬和同事們有時要登上一二百米的高山,衣服和鞋子上經常劃痕累累。為了盡早搶算出數據,中午經常帶點面包和保溫熱水對付一口。
李鵬說,這幾個隧道是連著的,在豐林林場東南和西南分別設置1號隧道和2號隧道,出隧道後通過高架橋在七號村的西北側進入豐峰岩山隧道,還跨越翠巒河、湯旺河等,特大橋4座達到8000多米,這條路堪稱迄今為止我省隧道最多的高速,也是設計難度最大的公路。
省公路勘察設計院院長陳柯說,『公路建設,設計先行,我們要采用先進的設計方法,奮力實現首季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