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市『十三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綜述:以『關鍵一招』激發澎湃動力
2021-03-16 09:08:38 來源:大慶網  作者:張浩然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3月16日訊 唯改革者強,唯改革者進,唯改革者勝。大慶轉型振興,改革是『關鍵一招』,也是必由之路。

  在過去極不平凡的五年,大慶市委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政治囑托,對標中央、緊跟省委,著眼破除『三大矛盾』『三偏問題』『四個短板』,以當好標杆旗幟的政治站位和行動自覺,緊握全面深化改革『金鑰匙』,堅定不移彈好『四重奏』、勇闖『四條路』,為高質量建設百年油田、打造工業強市、打好爭當排頭兵建設新大慶『新會戰』注入了澎湃動力,一幅春潮湧動、風生水起的改革畫卷在百湖大地躍然呈現。

  這是一份實乾鑄就的成績單:大慶營商環境改革邁出更為堅實穩健步伐、成為東北地區營商環境最優的地級城市,『五制服務』納入省招商引資項目暫行辦法,駐慶央企『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改革全面完成,『4543模式』被司法部稱為『楓橋經驗』大慶昇級版、推向全國,特殊困難群眾關愛救助改革蹚出新路子,黨建體制改革讓政治生態更加山清水秀……

  『十三五』期間,大慶全面承接中央和省委重大改革部署,積極探索具有大慶特色的改革實踐,累計推動落實的506項重點改革任務全部按時保質順利完成,承接爭取的106項改革試點試驗項目均圓滿收官,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穩,打造形成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走在前、叫得響、立得住的改革名片,交上了一份多點突破、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亮眼答卷。

  登高望遠,繪就改革『路線圖』

  善弈者,謀局。全面深化改革是實打實、硬碰硬的攻堅戰,只有從戰略上把好方向,戰術上明確打法,纔能行穩致遠,進而有為。

  對標看齊,方能把脈破局。市委自覺精准對標中央改革精神,堅決全面貫徹省委決策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既掛帥又出征,市級領導帶頭定課題、解難題、走流程,市委深改委統攬全局、協調各方,各改革專項小組承上啟下,市縣聯動、部門協同,黨員示范、乾部帶頭,形成一級帶著一級乾、一級做給一級看的生動局面。

  統籌設計,方能精准施工。市委深改委依據中央和省委改革工作部署,結合市情,每年制定《大慶市全面深化改革重點任務》清單,明確主攻方向和改革重點,創新推出《大慶市各縣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牽頭推進的重點改革任務》臺賬,鼓勵基層首創,強化擔當奮進,為改革縱深推進提供了抓手,實現了『規定動作』落實落地、『自選動作』做細做深目標。

  狠抓落實,方能落地見效。市委深改辦對市級和縣區重點改革任務實施『周跟進、月匯總、季督察、年總結』,既督任務、督進度、督成效,也察認識、察責任、察作風,推進一項跟蹤一項,完成一項銷號一項,以倒逼壓力推動改革落地生根。

  風起於青萍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一次次思想交鋒和碰撞,一場場會議安排和部署,一個個改革舉措和硬招,見證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心和力度,蹚出了一條獨具大慶特色的改革創新之路。

  蹄疾步穩,勇闖改革『深水區』

  一子落,全盤活。市委市政府始終直面改革熱點,勇闖改革『深水區』,抓住關鍵領域,打通關節、疏通堵點、激活全盤,不斷推出新政策、新舉措,一批批重點改革成果不斷湧現。

  ——『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入。累計取消、下放和調整市級行政審批事項694項、市級行政審批以外包括檢查、處罰、強制等行政權力事項3241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全部取消。編制形成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馬上辦『四辦』清單,全市『最多跑一次』事項比例達到93.3%,市本級『網上辦跑一次』事項比例達到92.1%、『網上辦不見面』事項可辦率達到95%。『60小』個體工商戶開辦時間1天甚至半天內就可『搞定』,事項標准化結果被省營商環境局作為模板全省復用,全市各類市場主體發展到23.9萬戶。大慶營商環境指數列東北『三省一區』所有參評城市第4位、地級城市第1位。

  ——國有企業改革步伐堅實。重組整合市屬國有企業,數量由51戶精簡到19戶,分類組建成立熱力、水務和糧食集團,管理層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薪酬能昇能降的『三項制度』改革全面落實,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較改革前增長20%和1.5倍。集中清理殼體企業、非正常經營企業,精簡撤並撤銷36戶長期無經營活動子企業,企業層級控制在三級以內。

  ——現代農業改革行動快速。全面一體完成農村土地、林地、草原、水面等確權登記頒證,土地流轉面積達到726萬畝,486個村及村級單位全部組建股份經濟合作社,家庭農場超過1.8萬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達到2萬個,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發展到16家,國家級標准化示范牧場發展到30個。農作物播種面積超過1100萬畝,糧食總產量連續多年穩定在90億斤左右,用不到全省5%的耕地產出6%以上的糧食。

  ——文化體制改革多點開花。新聞傳媒集團改革順利實施,大慶日報社和大慶廣播電視臺兩家事業單位正式掛牌運營。文體旅集團改革穩步推進,集團15家子公司整合至9家。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改革集成高效,基層執法力量更加充實。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臻完善,取得國家第四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資格。

  ——民生領域改革成果豐碩。民生支出佔公共財政支出比重超過80%,建設市政基礎設施項目121項,總投資達到40億元。就業、教育、醫療、社保等民生事業全省領先。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持續高於經濟增速、農村高於城鎮,大慶位列中國居民收入百強市第54位、入選新時代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優秀城市。

  ——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蹚出新路。推行『大數據+網格化』治理模式,啟動實施強街擴權、黨建引領住宅小區等基層治理改革,在全省率先建成標准化市級綜治中心,大慶獲批全國第一批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

  ——黨建體制改革持續深化。實施『打捆引纔』政策和優秀年輕乾部培養選拔工程,縣區領導班子45周歲以下乾部佔比顯著提高。創新『推磨式』巡察方式,推行派駐機構『四統一』模式,正風反腐形勢由『三降一低』、『四個下降』進一步發展到『五個明顯下降』,大慶政治生態考核躋身全省市地『好』的行列。

  ——生態領域改革成效明顯。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全市279個河湖庫納入河湖長制管理體系。落實『水十條』『大氣十條』『土十條』,全面開展農村面源污染治理行動,大慶2019年『水十條』考核全省第一。高質量完成問題『大棚房』整治、河湖『清四亂』、違建別墅清理等任務,徹底整改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肇源縣入選全國河湖長制工作激勵縣,大慶宜居城市競爭力躋身全國第26位。

  承接爭取的百餘項國家級、省級重點改革試點試驗項目圓滿收官。第二批產業轉型昇級示范區建設、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跨域立案訴訟服務等試點成效明顯,試出了路子、積累了做法、取得了成效、推廣了經驗……

  向改革要活力,向改革要生產力。唱好經濟體制改革『重頭戲』,下好現代農業改革『先手棋』,攻克文化體制改革『關鍵點』,激發民主法制改革『活力源』,揮出社會體制改革『組合拳』,打好生態領域改革『持久戰』,織密黨建體制改革『保障網』,一系列關鍵領域改革舉措的穩步實施,持續推動大慶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實,為轉型振興、高質量發展贏得了主動和優勢。

  策馬揚鞭,打好改革『創新牌』

  敢為人先,方能鼎故革新。在遵循改革頂層設計的前提下,大慶市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經驗。新華網、人民網、《改革內參》等省內外主流媒體對大慶『4543模式』、『五制服務』等改革經驗做法予以重點宣傳推介。

  鉚足力氣啃『最硬的骨頭』,全面完成駐慶央企『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改革。駐慶央企『三供一業』及企業辦社會職能種類多、體量大、戰線長、人員多、涉及面廣,分離移交衍生的矛盾問題錯綜復雜。為確保接得住、托得穩、運行好,市委市政府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全力支持央企發揮主體作用,堅持用創新思維解決疑難問題,駐慶央企『三供一業』15項業務及公共交通、市政設施、企辦院校和醫療衛生等辦社會職能全部完成移交,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簽約主體工作基本完成,實現了駐慶央企瘦身減負、輕裝前行、效益提昇。

  創新打造『4543模式』,被司法部稱為『楓橋經驗』大慶昇級版推向全國。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重要指示精神,打造形成人民調解介入信訪矛盾糾紛化解的『4543模式』,即搭建市、縣、鄉、村『4級』平臺,構築多層聯動的調防體系;凝聚調解組織、司法機關、行政機關、社會團體、新聞媒體『5方』力量,建立多維協作的調防機制;堅持思維法治化、隊伍專業化、方法多元化、程序規范化『4化』標准,創新多元融合的調防模式;強化組織、機制、人纔『3重』保障,打造多極支橕的調防格局。

  把服務做到企業心坎上,『五制服務』納入省招商引資項目暫行辦法。創新推出項目承諾、審批代辦、駐場服務、集中會辦、領導包保『五制服務』舉措,34名市級領導出任『總服務員』,選派52名處級乾部和優秀中青年乾部成為『首席服務員』和『項目服務專員』,系統破解了項目手續辦理時間長、審批層次多、提供材料多等難題,真正把服務送到了企業門口,讓企業家安心、舒心、暖心。

  難有所幫弱有所扶,特殊困難群眾關愛救助改革蹚出新路子。充分發揮民政、工會、婦聯等組織和社會慈善機構、愛心人士作用,創新『4+N』特困群眾精准關愛機制,完善『13+1+N』社會救助體系,實現了特殊困難群眾不為飢寒所迫、不為大病所困、不為輟學所愁、不為身殘所難、不為失愛所懮。

  『三變三新』引纔用纔,選人用人改革為轉型振興提供強大持久『智力支橕』。堅持以『打捆引纔』工作為牽動,變『各自為戰』為『協同作戰』,變『高掛金榜』為『廣開大門』,變『嚴進寬管』為『放管結合』,『引、育、選』一體推進、『放、管、聘』聯動發力,多措並舉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事業人纔供給,累計引進各類人纔近2萬人,成為城市發展重要源頭活水。

  讓監督真正『長牙』『帶電』,紮實推進市縣巡察與紀檢監察銜接貫通改革。注重發揮巡察與紀檢監察各自優勢,圍繞巡前、巡中、巡後、整改等關鍵環節,細化做實市縣巡察與紀檢監察多位一體、銜接貫通,有效匯聚監督合力,形成疊加倍增效應,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承前啟後的『十三五』,已經『交卷』;繼往開來的『十四五』,拉開序幕。新征程上,大慶必久久為功、善作善成,將全面深化改革進行到底。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