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高質量春耕保障糧食安全
2021-03-22 07:33:32 來源:新華社  作者:李建平 王君寶 王建 孫曉宇 劉方強 陳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據新華社哈爾濱3月21日電 被稱為『中國糧倉』的黑龍江省是中國產糧第一大省,去年糧食總產1508.2億斤,約佔全國的11.3%。隨著互聯網在農村逐漸普及,『網上備耕』成為當地不少農民的新選擇。

  在黑龍江省紅衛農場智慧農業控制中心,終端服務平臺能夠連接農場每一名種植戶的手機終端,只需要幾個簡單的步驟,就能完成農場種子、化肥統供的線上訂購。然後工作人員將種子、化肥送貨到家,方便又快捷。

  今年紅衛農場全面推進智能化、無人化和集約化備耕生產。紅衛農場農業科科長何培雄說,通過智慧農業平臺和空天地一體的農情監測系統,可以制作出水稻生長的專題圖,也就是施肥的專題圖,能夠節約肥料7%左右,使水稻增產5%左右。

  2020年,黑龍江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8.3%,科技在中國農業生產上的運用越來越廣泛。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打好種業翻身仗。在中國的田間地頭,更多種子裝上了『中國芯』。

  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秦家鎮秦家村農民崔明種了30多年地,今年他准備種100多畝水稻,品種是『綏粳18』。『去年種的這個品種,畝產量達到1200斤。』

  但在10多年前,崔明所在的地區,缺少水稻主栽品種,僅有的一些水稻品種品質優,但易倒伏,產量低。為解決這一難題,黑龍江省農科院水稻品質育種研究所所長聶守軍帶領團隊,經過多年努力,選育出一系列優質、多抗新品種。

  『通過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產、優質、高效、綠色品種,有效提高了中國農業的競爭力,從源頭上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聶守軍說。

  2020年,中國糧食生產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澇、乾旱、臺風、病蟲害等影響,全國糧食產量達到13390億斤,中國糧食生產抗風險能力越來越強。

  2021年是中國實施『十四五』規劃第一年。農業農村部提出,要確保各省份糧食播種面積只增不減,確保總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中國連續6年糧食總產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尤其是去年實現『十七連豐』,增添了抗疫和發展底氣,在滿足自身糧食需求、減少口糧進口的同時,還可以適當增加小麥、大米出口,減少全球飢餓人數,為降低世界糧食安全風險作出中國貢獻。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