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黑河脫貧攻堅交出優異答卷
2021-03-23 14:15:50 來源:東北網-黑河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3月23日訊 『十三五』期間,黑河市委、市政府始終將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牢牢抓在手上,盡銳出戰、合力攻堅,取得重大勝利。2019年末,黑河市提前一年完成131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2.68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省級貧困縣孫吳縣實現脫貧摘帽,歷史性解決絕對貧困問題。

  黑河市建立完善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織機構,形成『任務書』『路線圖』『工期表』,對脫貧攻堅工作周密部署、跟蹤推進,落實中央、省委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強化扶貧政策落實,不斷拓寬增收渠道,全面提昇貧困群眾的幸福指數。全市對標『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准,補短板、強弱項,保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累計完成687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912戶其他三類人住房問題整改。實施了貧困人口農村飲水鞏固提昇等工程項目,實現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動態清零。建立義務教育階段的貧困學生全學段全過程全覆蓋的資助體系,全面落實控輟保學、『兩免一補』、營養改善計劃和各類學生資助政策,全市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除身體原因外無一人失學輟學。全面建成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商業保險『四位一體』的醫療保障體系,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保率100%,『先診療後付費』和『一站式』結算政策全面落實。全面實行貧困人口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財政補貼政策,貧困群眾『看病貴』問題得到根本性扭轉。

  『十三五』期間,9585戶14747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納入農村低保、特困供養兜底保障范圍,為12455人次農村困難群眾發放臨時救助資金2294餘萬元,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極大增強。農容村貌顯著改善,所有貧困村全部實現『三通三有』,基本建成『外通內聯、通村暢鄉、客車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運輸網絡,廣播電視實現全覆蓋;完善了縣級文化館6個,縣級圖書館6個,鄉鎮綜合文化站66個,圖書流動站99個,農家書屋、文化大院567個;村衛生室標准化建設達標率100%,全市所有貧困村全部有衛生室、有醫生、有文化活動場所。堅持因地制宜引導和支持貧困群眾發展特色優勢農副產業和光伏、旅游、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增強『造血』功能和自我發展能力,促進貧困人口持續穩定增收。截至目前,到位扶貧資金8.44億元,實施扶貧產業項目308個,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產業帶動全覆蓋。始終把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作為重要抓手,引導貧困村黨組織創辦領辦專業合作社,組建產業黨支部,實施37個『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三位一體黨建扶貧項目,充分整合內外資源,調動各方力量投入脫貧攻堅事業,匯聚起全社會關注、參與、支持扶貧的強大合力,形成同心同向的扶貧工作格局。

  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面對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艱巨任務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全市聚焦目標任務,進一步壓緊壓實責任,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市無一人返貧,未產生新致貧群眾。2020年全市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實現12391元,是2016年扶貧標准的3.93倍,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貧困地區發展後勁和內生動力顯著提昇。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黑河市將持續抓好防止返貧動態監測,持續發展壯大扶貧產業,加強扶貧資金項目管理,做好脫貧人口穩崗就業,築牢兜住民生底線,同時統籌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積極探索建立相應的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體制機制,為黑河市鄉村振興開好頭、起好步奠定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