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4日訊 依安縣陽春鄉精進村在保證農民依靠傳統種植業增加收入的前提下,通過發展適合本村的特色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呈現出碩果掛枝、畜牧興旺、鄉村發展的新局面,讓村民在創收上實現多路進財。
為了做好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精進村積極研究產業發展路徑,根據村裡留守婦女多的情況,開起了美編扶貧車間。記者在美編車間裡看到,幾名婦女正忙著編織五彩繽紛的塑筐。據了解,她們一人每天可編織一個筐,每個筐純收入30到50元。全村有22戶參與美編產業,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不出村增收的目標。
精進村還大力發展特色紅鮮椒產業,由村支部統一提供種子,進行技術指導,並負責統一銷售,全村41戶建檔立卡戶家家小園種紅鮮椒,每戶增收都超過800元。脫貧戶韓淑春今年種植的小園紅鮮椒就賣了1000多元。
精進村農民黨員李朋從事養豬已經有6年了,由於經驗多,村裡就讓他帶領大家搞養殖。如今的精進村,年出欄生豬百頭以上的就有67戶,戶年均收入30萬元以上。李朋告訴記者 ,『養豬比在外面打工強,現在鄉裡、村裡非常支持,而且在免疫、疫苗這方面都不用自己花錢了。』
精進村黨支部書記張軍向記者介紹,精進村近兩年重點發展了幾項產業,來帶動群眾脫貧增收。在發展規模養殖和規模種植上,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在全村13名黨員參與多項產業發展的同時,把產業發展能人吸納到黨員隊伍中來,讓黨員成為能人,把能人培養為黨員。
近年來,陽春鄉把發展規模種植和規模養殖作為壯大村集體經濟和增加群眾收入的主渠道,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鄉多業的產業格局。為激發群眾參與產業發展的熱情,這個鄉還組織產業擂臺比賽,評出各產業領頭人中的佼佼者進行表彰獎勵,形成發展產業戶戶參與,乾事創業人人爭先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