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4日訊 春風送暖新意濃,開工建設正當時。隨著氣溫回暖,日前我市各建設項目已陸續進入開復工階段,為全市新一輪項目建設、產業發展按下了『啟動鍵』。
近日,記者從我市高新區了解到,於去年9月1日開工建設的齊齊哈爾高新區精密超精密創新基地項目,在3月16日已全面復工,同比其他室外工程項目提前開工一個月。
22日上午,在項目施工現場,記者看到主題施工區域已被綠色防塵網緊密包裹,數千根腳手架整齊的穿插在施工區域,數名工人正在從事鋼筋切割等相關工作。該項目總投資4500萬元,建築面積12998.98平方米,可容納創新團隊20個,加速項目20個。基地建成後,將引領齊齊哈爾裝備制造業轉型昇級高質量發展,提昇研發能力、加工能力、檢測能力、工藝能力、智能化能力。
為更好搶抓工期,早日完成建設任務,高新區建設局二級主任科員董力告訴記者, 2月中旬高新區建設局就開始籌劃復工的相關工作,復工前,對入場人員進行登記管理,強化防疫教育,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進行,並對入場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和安全教育,同時積極為施工方協調、辦理相應的復工手續,確保施工進度得以保障。
對於目前的項目進展,項目施工負責人李華勇表示,北側研發中心正在進行三層框架體系施工,南跨單層廠房正在進行高支模支架體系和框架柱的施工,工期非常緊張。施工隊伍正通過優化施工進度,南側按照計劃爭取在5月末交付使用,北側爭取7月末交付使用。隨著天氣轉暖,具備大面積施工條件後,他們也將增加班組,確保施工進度穩步推進。
3月20日,位於梅裡斯達斡爾族區的金鑼集團臨沂山松大豆深加工項目也正式迎來了復工。在項目建設現場,大型機械與百餘名施工人員在廠區內不間斷地進行施工作業。山松大豆深加工項目總投資2.6億元,將建設年加工16萬噸的大豆低溫豆粕廠和年產2.4萬噸的大豆分離蛋白廠,項目建成後,可成為現階段亞洲最大的單體大豆蛋白生產車間。目前,該項目筒倉車間基礎已完成60%;預處理車間四層、浸出車間二層、精煉車間二層等主體已基本完成;倉庫區基礎澆築和蛋白車間鋼結構已完成;沼氣池土方已挖完,已完成總工程量的65%。
山松大豆深加工項目技術部負責人范佳宇介紹說,目前正利用晴好天氣搶抓工期,進行土建及基礎設施的施工,力爭早日實現達產達效。
今年,梅裡斯達斡爾族區堅持抓項目促發展,打破『只能在4月下旬土地解凍後纔能施工』的傳統觀念,結合近年來項目推進經驗,變『項目施工冬閑期』為『項目開復工籌備期』,針對項目建設中的難題,定點對接洽談、定點聚焦發力,秉持『不叫不到、隨叫隨到、說到做到、服務周到』的服務理念,有力有序推動一批項目在3月中下旬具備開復工條件,吹響新一年項目建設的『集結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