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5日訊 餘寒漸消,大地春回。日前,在銀浪街道北壇路南側的弘正18萬噸大豆深加工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搶工期、抓進度、忙生產,處處呈現一派『牛氣衝天』的繁忙景象。
該項目於今年2月21日復工,已完成主要車間土建基礎、水、電、燃氣等設施建設,預處理、浸出、豆粕庫3個車間及鍋爐房完成封閉,供熱管道、設備管道、風網完成安裝鋪設。截至目前,累計完成投資4000萬元,計劃於3月末土建工程復工、7月試生產。弘正18萬噸大豆深加工項目的『踏春』提速,僅是讓胡路區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讓胡路區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松勁、一手抓項目建設不動搖,實行專班推進、現場辦公等工作機制,協助企業科學安排建設計劃,幫助解決開復工手續辦理、施工人員返崗和建設原料運輸等困難問題,同時指導企業落實分區施工、輪崗作業等防控措施,協調幫助企業搶時間、搶進度、搶工期,保障續建項目安全有序推進。今年,該區計劃實施重點項目42個,總投資90.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2億元、同比增長45.7%,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5個;計劃實施產業項目25個,其中新建11個、續建14個,總投資46.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2.5億元。截至3月中旬,提前復工項目7個,完成投資3880萬元;預計一季度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100萬元,同比增長18.6%。
項目建設是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讓胡路區牢牢把握『大食品』發展趨勢,以『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為抓手,依托大慶農牧資源、生物資源豐富等優勢,按照『市場主導、特色發展、循環集約』原則,重點圍繞糧食加工、肉制品、乳制品、果蔬薯飲品等細分領域,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並提高皮渣、皮殼、餅粕、油腳等副產物綜合利用水平,加快實現產業由低端向中高端邁進。
由此『安家』讓胡路區的弘正18萬噸大豆深加工項目,由黑龍江弘正大豆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1.32億元,建設規模為年加工大豆18萬噸,預計年產低溫豆粕7.8萬噸、釀造用豆粕4.8萬噸、大豆油3.4萬噸、副產品豆皮1.2萬噸。該項目於去年7月開工建設,全部達產後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7.83億元、利稅近500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200餘個,並可大幅拉動大慶及周邊地區大豆產業發展。記者了解到,下一步,讓胡路區將加大專班服務力度,全力支持該企業追加投資2000餘萬元擴大生產規模,建設一個日處理200噸非轉基因大豆油的精煉車間和包裝車間,力爭該生產線年底前建成投產。
在推進產業項目建設的同時,讓胡路區不忘保障民生項目,一批民生重點項目取得新進展。2019年和2020年老舊小區維修改造、北控民用供水業務分離移交等3個民生項目已提前復工,將有力改善群眾生活、教育和生態環境。其中,總投資26億元的北控民用供水業務分離移交項目,已改造完成管線66.78萬米,完成室內改造15.6萬戶,戶內水表改造完成量佔總工程量的61%,建成後將惠及居民45.2萬戶,極大提昇轄區居民用水質量並促進用水管理體系科學化、精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