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發展史中,龍江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前赴後繼、頑強奮斗,不斷奪取革命、建設、改革的重大勝利。在黑土地上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詩。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
大型融媒體報道活動
《百名主播講黨史》啟動
100位龍廣電主播
走進紀念館、革命遺址
講述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奮斗故事
追尋黨的光輝足跡
傳承龍江優秀精神






百年工運風雲激蕩
龍廣電十佳主播陳聰
帶您走進『紅色之路』
哈爾濱是一座因『鐵路』而興的城市,作為中東鐵路這條『紅色之路』的中心樞紐,一百年前,鐵路工人曾掀起風起雲湧的工人運動。位於哈爾濱中心城區的這片歷史保護建築,是東省鐵路哈爾濱總工廠舊址。這座俄式廠房建於1903年,這一年,哈爾濱臨時總工廠的中國工人舉行罷工,喊出了『我們要享受人的待遇』的心聲。在工人的強烈要求下,廠方在總工廠一角搭起了一座座人字形的馬架子窩棚,稱為『三十六棚』,作為工人居住區。這是中東鐵路的工人們為爭取自身利益進行的第一次反抗斗爭。

哈爾濱早期的工人運動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很大原因是馬克思主義思想在中俄鐵路工人間的傳播。在哈爾濱工運歷史展覽館裡,展出了很多當時在工人之間傳閱的書籍和畫冊。這些思想極大地啟發了中東鐵路工人的思想覺悟。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的消息傳到哈爾濱,中東鐵路的工人們受到極大鼓舞,從1918年到1920年,連續舉行了四次中東鐵路聯合大罷工。列寧甚至寫給中國工人們親筆信,信中說,『中國工人們,你們在蘇維埃革命的關鍵時刻舉行大罷工,有力地支援了我們打擊白匪的斗爭。並且,工人們自行捐款,給我們運來了我們視為生命的糧食,我僅代表蘇維埃向中國工人階級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哈爾濱的鐵路工人階級為捍衛世界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對哈爾濱的工人運動非常重視。1922年,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羅章龍到哈爾濱考察了『三十六棚』和港務局的工人運動,結論是哈爾濱產業工人的階級覺悟高,已經具備了建立黨組織的主客觀條件。1923年,中國共產黨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關於勞動運動的議決案》中明確提到,哈爾濱及山東兩地在產業上及地位上皆甚重要,該兩地方之勞動運動不可忽視。不久,黨中央派到哈爾濱工作的吳麗石,在『三十六棚』、哈爾濱機務段和車站等處發展了一批工人黨員,建立了中東鐵路第一個工人黨支部。1929年,中共北滿省委書記劉少奇到哈爾濱三十六棚鐵路工人中間開展工作,並對中東鐵路產業工人運動進行指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三十六棚』、哈爾濱機務段和車站工人為主要力量的工人階級反帝反封建斗爭進入嶄新階段。

在哈爾濱產業工人的帶動下,電車、建築、木器、皮革、紡織等各行各業,紛紛成立了行業工會,堅決維護工人階級的根本利益。1933年4月3日,為了抗議日偽憲兵王文昌無理毆打電車工人,趙一曼領導了電車工人反迫害大罷工。當時的偽政府被迫答應了工人提出的條件,這次罷工取得了勝利。1932年至1945年間,在黨的領導下,哈爾濱工人共進行反日罷工斗爭四百多次,累計5萬多人參加。

中東鐵路的建成通車,不僅完成了一條連接歐亞大陸的大鐵路,同時誕生了一支堅強的中國工人階級隊伍。百年前,如火如荼的黑龍江早期工人運動書寫了黑土地悲壯而光榮的斗爭史、艱苦奮斗的創業史。如今,中東鐵路工人所歷經的那個腥風血雨的年代早已逝去,但是,為了自由、為了民主、為了解放的抗爭精神,卻永遠留在了我們心中。

龍江主播帶你瞬間穿越
是不是感到意猶未盡
想要聆聽更多黨史故事
歡迎打開極光新聞APP
『黨史學習』頻道
長按識別二維碼
選擇『黨史學習』頻道
點擊『紅色印跡』欄目

聆聽黨史故事
感受百年風華

重溫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精神
打卡紅色教育基地
一起學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