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依法治省典型】一直以衝刺速度在創建路上奔跑 黑龍江密山全力打造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
2021-03-26 19:37: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佘雨桐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3月26日訊(記者 佘雨桐) 日前,黑龍江省密山市被評為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

  念好法治『緊箍咒』

  密山市委市政府印發了會前學法工作計劃,要求『逢會必學』,每一次市委常委會和政府常務會前學習法律法規作為『必修課』,邀請政府法律顧問、法律專家學者和經驗豐富的法律實務工作者進行授課,同時選擇各部門一把手講課,自己講本行業的法,時刻繃緊法治思維這根『弦』。

密山市民大廈工作人員熱心為前來辦事的群眾服務。

  抓住領導乾部這個『關鍵少數』,將憲法和法律法規的學習列為黨校培訓課,同時探索建立述職述廉述法的領導乾部考核機制,為全民樹立標杆。全市兩級中心組集體學法,組織部門開展黨員乾部在線學習,518名科級公務員納入省乾部教育網絡學院培訓對象,自修法律內容。

  開展『關愛青少年,送法進校園』法治宣傳活動。由普法講師團成員深入各校舉辦講座,教育引導學生從小養成知法守法的好習慣。有13名檢察官受聘為學校法治副校長,推動校園構建良好的法治環境。

  招商引資過程中,政府組織各有關部門領導和外出招商人員加強對《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學習,法律顧問對招商合同嚴格審查,發現違法違規嫌疑的一律叫停,將不良項目拒之門外。

  行政機關『紅頭文件』堅守底線,不越『紅線』。各部門行政規范性文件制發從源頭上避免偏差,既維護了政府公信力,又保護了群眾的利益。全市行政執法人員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條例,聘請法律專家講法授課,提昇依法行政、文明執法的意識,樹立執法人員良好形象。

  集中開展送法進軍營、進企業、進社區等法律『七進』系列宣傳活動,為企業、軍人軍屬、留守婦女、殘疾人等群體量身定制法治宣傳內容,讓他們熟悉和自己有關的法律法規,能夠依法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積極打造為民法律服務新陣地,以『弘揚憲法精神、建設法治密山』為目標,在市西廣場建成佔地2500平方米的法治文化廣場,注入立法、執法、司法等法治文化元素,現已被確定為黑龍江省普法教育暨法治文化建設示范點。今年,密山還克服疫情影響籌集資金打造白魚灣鎮湖沿村法治文化長廊,在鄉村培育法治宣傳基地,城鄉呼應形成特色,法治『緊箍咒』效應輻射到每一個角落、每一個人。

  政務服務星級標准

  總面積6745平方米,26個單位和部門入駐,提供各類審批、便民服務事項853項,實現了『一門、一窗、一網、一次辦理』精細化服務模式。密山市政務服務中心又稱市民大廈,這個2018年寫進市政府工作報告的承諾,於當年11月兌現。

  一樓政務自助服務區,為市民提供24小時自助服務,行政審批業務可在自助服務機上『一機』辦理;二樓和三樓為市場監管、交通、民政、人社、衛健、林草、企業服務、工程建設審批等業務窗口,還有專設窗口全程為招商引資企業領辦、代辦;四樓為農民工設立『農民返鄉創業園』,有27家特色農業、電子商務、文化旅游、特色養殖、科技轉化等農民創辦的企業入駐;五樓為辦公區和聯審會議室。

  『平心而論,現在的服務是真好。』在二樓衛健委服務窗口,69歲的張慧東老人告訴記者,以前他要想辦點事都找不准『衙門口』,現如今有什麼需要直接就到市民大廈,辦事方便,『我今天辦的《老年證》,馬上就能取證。』政務服務中心主任呂忠信告訴記者,他利用近兩年的時間走訪浙江、河北、上海等13個地方的市民大廈進行調研,做足了前期准備。

  多元化解調出和諧

  為提高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密山市委政法委牽頭成立了多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將人民調解、法律援助和訴調對接資源重組,提供一站式多元化調解服務。

  調處中心使用面積700平方米,有辦公室、接待大廳、綜合性會議室、速裁法庭和調解室,設施設備齊全。設立行業接待窗口和綜合性接待窗口,引進住建、民政、人社、信訪、農業農村、司法、法院等單位集中辦公。

  矛盾調處化解中心依托法院系統的民事調解平臺,整合行政調解、行業調解、人民調解、司法鑒定、司法援助、司法裁判等多方資源,采取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的化解方式,通過受理、調解、司法確認等流程有效化解群眾糾紛,實現社會矛盾化解的多方聯動、資源共享和一站式服務。

  按照『一體化運作、實體化運行、信息化融合、網格化管理』的模式,橫向實現法院訴調中心、信訪接待中心、法律服務中心的銜接,縱向實現與鄉村兩級調處工作站及街區的融合貫通。

  據介紹,調處中心受理案件集中體現在物業服務費糾紛、土地承包費糾紛和房屋裝修費用糾紛等方面。宋俊說,這些矛盾糾紛看似不起眼,都是民間的小矛盾,但就是這些雞毛蒜皮的瑣事,讓當事人東奔西跑不知道找哪說理,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不和諧因素,影響到社會的安定團結。成立調處中心後,群眾找到專業人員,通過一站式服務,化解了積壓很長時間的糾紛,促進了社會和諧。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全面依法治省工作巡禮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