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8日訊(記者 趙紅星)執法公開切實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最多跑一次』成為依法行政的靚麗風景線……近年來,友誼縣以『四輪驅動』跑出了法治政府建設『加速度』。日前,友誼縣榮獲了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縣稱號。


科學統籌大力推進法治引領常態化
友誼縣堅持把全面加強黨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領導作為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根本遵循。縣委縣政府把加快法治政府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堅持與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統籌謀劃、協調推進。在年初的經濟工作會、人代會上,對法治政府建設進行安排部署,做到法治政府建設同重大決策、重點項目、重大問題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切實把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狠抓『關鍵少數』,主要負責人以上率下,高位推動,帶頭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
印發會前學法工作計劃,要求『逢會必學』,將縣委常委會和政府常務會會前學習法律法規作為『必修課』,邀請政府法律顧問、法律專家學者和經驗豐富的法律實務工作者進行授課,共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80餘部。
服務民生 大力推進政務服務高效化
友誼縣人民政府不斷加大權力『瘦身』的力度,把更多精力放到政務服務昇級上去,讓老百姓辦事更加簡單、便捷、快速。政務服務中心內設32個窗口、857個服務事項,實現進駐綜合性大廳政務服務清單事項100%『不見面審批』。政務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達到1208項,佔比91.5%,進實體政務大廳集中辦理事項1091項、佔比82.6%,網上可辦事項112項、佔比85%。公安、教育、衛生等9個重點領域基本實現『辦事不求人』。
大力推行『政府承諾+社會監督+失信問責』工作機制,完成了33家單位公共信息錄入工作。全縣120家企業入駐『信易貸』平臺。『清賴行動』實現清零目標,政府拖欠企業賬款全部償還到位,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強化制度 大力推進行政執法規范化
在城市管理、農業、市場監管、生態環境保護、文化市場、交通運輸等重大民生領域全面推進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調整理順綜合執法體制,做到執法公開,切實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友誼縣嚴格按照《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進一步完善縣政府會議程序,保障和推動重大行政決策依法作出,重大行政決策集體討論率100%。縣政府12名法律顧問為政府重大行政決策提供法律意見36件;為規范性文件、一般性政策文件提供法律意見26件;代理行政復議、訴訟和其他非訴訟法律事務100餘件;參與重大項目的洽談,協助草擬、修改、審查重要的法律文書合同300餘件;組織開展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共辦理涉及政府應訴案件46件,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100%。目前,全縣共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548件,涉及人數2000餘人。
思想引領 大力推進法制建設社會化
友誼縣教育引導群眾自覺提高守法意識,增強運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能力。利用重要時間節點,組織各項大型法治宣傳50餘場次,懸掛宣傳條幅200餘條,發放各類法律宣傳手冊和宣傳單5萬餘份,2020年共開展『法律七進』活動共計200餘次;《民法典》出臺後,進行專題學習45次,開展《民法典》宣傳58次,懸掛條幅108條、發放宣傳單和宣傳讀本1.5萬餘本,進鄉鎮、入社區、走商戶,打通普法宣傳『最後一公裡』。